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轴承加工用自动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轴承在加工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降低摩擦系数,所以一般都需要对轴承进行上油,现有的上油方式一般都是通过人工上油,上油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大,加工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加工用自动上油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加工用自动上油装置,包括机架、送料单元和上油单元,所述送料单元包括用于转料的传送带机构、料筒和用于驱动传送带机构间歇运转的驱动机构,所述传送带机构水平安装于机架上,传送带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根传送辊以及连接于两根传送辊之间的传送带,所述料筒安装于机架上且位于传送带一端上方,料筒两端均开口,料筒底端与放置槽槽底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一个轴承的厚度小于两个轴承的厚度,所述上油单元安装于机架上且位于料筒侧边,上油单元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正反转电机、安装板和出油嘴,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安装于机架上,正反转电机固定安装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杆底端,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下表面安装有出油嘴,出油嘴上连接有供油管,供油管上安装有电控阀。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机架底部均匀对称安装有支撑腿,支撑腿底端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为自锁式滚轮。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不完全齿轮、用于带动不完全齿轮转动的低速电机和齿轮,所述齿轮安装于传送带机构的一根传送辊的安装轴上,所述不完全齿轮安装于低速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齿轮啮合,低速电机安装于机架上。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机架底部放置有用于收集油的收集框。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传送带上等距间隔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放置槽底部开设有多个漏孔。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料筒内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料筒侧壁之间连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料筒侧壁螺纹连接且与定位板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通过滑块与机架顶部滑动连接,滑块与机架之间连接有定位螺栓。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出油嘴通过位置调节机构安装于安装板下表面,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丝杆和安装块,所述丝杆转动安装于安装板下表面,第一电机驱动连接丝杆,所述安装块螺纹套设于丝杆外部,安装块与安装板下表面滑动连接,出油嘴可拆卸安装于安装块上。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料筒优选通过安装杆与机架顶部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料筒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安装于机架顶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设有送料单元和上油单元,所述送料单元包括用于转料的传送带机构、料筒和用于驱动传送带机构间歇运转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不完全齿轮、用于带动不完全齿轮转动的低速电机和齿轮,上油单元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正反转电机、安装板和出油嘴,通过送料单元和上油单元的配合,能够连续不断对多个轴承进行自动上油,提高了工作效率;
2、设有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丝杆和安装块,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安装块移动,安装块带动出油嘴移动,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直径尺寸的轴承调整出油嘴的转动直径,提高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送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1-机架、2-传送带机构、3-放置槽、4-漏孔、5-供油管、6-安装块、7-出油嘴、8-丝杆、9-正反转电机、10-安装板、11-滑块、12-定位螺栓、13-第一电动伸缩杆、14-安装杆、15-料筒、16-定位板、17-调节螺栓、18-不完全齿轮、19-齿轮、20-滚轮、21-收集框、22-第二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轴承加工用自动上油装置,包括机架1、送料单元和上油单元,所述机架1底部均匀对称安装有支撑腿,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腿优选焊接与机架1固定,支撑腿底端安装有滚轮20,所述滚轮20为自锁式滚轮,方便装置的移动,所述送料单元包括用于转料的传送带机构2、料筒15和用于驱动传送带机构2间歇运转的驱动机构,所述传送带机构2水平安装于机架1上,传送带机构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根传送辊以及连接于两根传送辊之间的传送带,本实施例中,所述料筒15优选通过安装杆14与机架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不完全齿轮18、用于带动不完全齿轮18转动的低速电机和齿轮19,所述齿轮19安装于传送带机构2的一根传送辊的安装轴上,所述不完全齿轮18安装于低速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齿轮19啮合,低速电机安装于机架1上,启动低速电机转动,低速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8转动,当不完全齿轮18与齿轮19啮合,从而带动传送带机构2运转一定距离,随后不完全齿轮18与齿轮19脱离啮合,传送带机构2保持静止状态,摩擦力与惯性力相反,能够抵消惯性力,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上等距间隔开设有多个放置槽3,放置槽3底部开设有多个漏孔4,所述料筒15安装于机架1上且位于传送带一端上方,料筒15两端均开口,料筒15底端与放置槽3槽底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一个轴承的厚度小于两个轴承的厚度,所述上油单元安装于机架1上且位于料筒15侧边,上油单元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13、正反转电机9、安装板10和出油嘴7,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3安装于机架1上,正反转电机9固定安装于第一电动伸缩杆13的伸缩杆底端,正反转电机9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下表面安装有出油嘴7,出油嘴7上连接有供油管5,供油管5上安装有电控阀,工作时,料筒15内放置有多个轴承,料筒15内的轴承落到传送带上的放置槽3内,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3伸长或缩短,能够调整出油嘴7与轴承之间的高度距离,当传送带机构2将轴承传送至上油单元正下方后静止,打开供油管5上的电控阀,同时启动正反转电机9,正反转电机9带动安装板10正转,安装板10带动出油嘴7正转,润滑油环向滴在轴承圈上,保证滴油的有效性,避免造成浪费,然后关闭正反转电机9和电控阀,随后传送带机构2将上油完成的轴承向后传送并将另一轴承传送至上油单元正下方,启动正反转电机9反转同时打开电控阀,再次进行上油,通过这样不断配合,能够连续不断对多个轴承进行自动上油,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机架底部放置有用于收集油的收集框21;
进一步的,所述料筒15内设有定位板16,所述定位板16与料筒15侧壁之间连接有调节螺栓17,调节螺栓17与料筒15侧壁螺纹连接且与定位板16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调节螺栓17能够调节定位板16在料筒15中的位置,从而能够使定位板16对不同直径尺寸的轴承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通过滑块11与机架1顶部滑动连接,滑块11与机架1之间连接有定位螺栓12,从而能够根据使用需求整上油单元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出油嘴7通过位置调节机构安装于安装板10下表面,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丝杆8和安装块6,所述丝杆8转动安装于安装板10下表面,第一电机驱动连接丝杆8,所述安装块6螺纹套设于丝杆8外部,安装块6与安装板10下表面滑动连接,安装块6顶部固定有导向块,安装板10下表面开设有供导向块滑动的导向槽,出油嘴7可拆卸安装于安装块6上,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丝杆8转动,丝杆8带动安装块6移动,安装块6带动出油嘴7移动,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直径尺寸的轴承调整出油嘴7的转动直径,提高适应性。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料筒15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22安装于机架1顶部,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22伸长或缩短,从而调整料筒15底部与放置槽3底部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厚度的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料筒15内放置有多个轴承,料筒15内的轴承落到传送带上的放置槽3内,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3伸长或缩短,能够调整出油嘴7与轴承之间的高度距离,当传送带机构2将轴承传送至上油单元正下方后静止,打开供油管5上的电控阀,同时启动正反转电机9,正反转电机9带动安装板10正转,安装板10带动出油嘴7正转,润滑油环向滴在轴承圈上,保证滴油的有效性,避免造成浪费,然后关闭正反转电机9和电控阀,随后传送带机构2将上油完成的轴承向后传送并将另一轴承传送至上油单元正下方,启动正反转电机9反转同时打开电控阀,再次进行上油,通过这样不断配合,能够连续不断对多个轴承进行自动上油,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转动调节螺栓17能够调节定位板16在料筒15中的位置,从而能够使定位板16对不同直径尺寸的轴承进行定位,能够根据使用需求整上油单元的位置,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22伸长或缩短,从而调整料筒15底部与放置槽3底部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厚度的轴承。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