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人工授粉杆。
背景技术
授粉是一种植物结成果实必经的过程。花朵中通常都有一些黄色的粉,这叫做花粉。这些花粉需要被传给同类植物某些花朵。花粉从花药到柱头的移动过程叫做授粉,农业生产上常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在品种复壮的工作中,也需要采取人工辅助授粉,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人工对高处的果树进行授粉时,工人需要借助梯子爬到高处对果树进行授粉,由于果园的地面为土壤,梯子架在上面不平稳,还需另一个人扶持,这样不仅对授粉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而且扶持梯子也占用了有限的人力资源,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人工授粉杆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人需要借助梯子爬到高处对果树进行授粉,由于果园的地面为土壤,梯子架在上面不平稳,还需另一个人扶持,这样不仅对授粉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而且扶持梯子也占用了有限的人力资源,降低了工作效率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人工授粉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人工授粉杆,包括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杆体中竖直设有第二杆体,且第二杆体贯穿第一杆体的上端侧壁设置,所述第一杆体的两侧内壁均设有滑槽,且第二杆体的两侧侧壁均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远离第一杆体的一端设有授粉刷,所述第一杆体的一侧内壁通过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蜗杆,且蜗杆远离第一转动件的一端贯穿第一杆体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一杆体的下端内壁通过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侧壁套设有与蜗杆匹配的蜗轮,所述第二杆体为中空结构,所述螺纹杆远离第二转动件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杆体中设置,所述螺纹杆的侧壁还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母,且螺母的两侧侧壁均通过连杆与第二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的侧壁还设有滑腔,且滑腔位于蜗杆的上方,所述滑腔的一侧横向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通过滑杆与滑腔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下端侧壁竖直设有卡杆,且蜗杆的侧壁环绕设有多个与卡杆匹配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侧壁竖直设有拉杆。
优选的,位于第一杆体外侧的所述蜗杆一端还设有转把。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远离第二转动件的一端设有挡块,且挡块的直径大于螺母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远离第二杆体的一端还设有握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1、可调节两个杆体的总长度,以便工人站在地面上手持授粉杆就能对高处的果树进行授粉,省去了借助梯子爬上爬下的麻烦,不仅保障了自身的安全,而且也能腾出人力加入授粉工作中,提高授粉的工作效率;
2、通过转动蜗杆即可对授粉杆的长度进行调节,方便工人操作,不用时可收起来,不仅方便携带,而且还减少了空间的占用,另外利用卡杆与卡槽的卡接对蜗杆进行固定,以免授粉时蜗杆随意转动而造成杆体的长度发生变化,影响工人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人工授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杆体、2第二杆体、3滑槽、4滑块、5授粉刷、6第一转动件、7蜗杆、8第二转动件、9螺纹杆、10蜗轮、11螺母、12连杆、13滑腔、14安装板、15滑杆、16卡杆、17卡槽、18拉杆、19转把、20挡块、21握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新型人工授粉杆,包括第一杆体1,第一杆体1远离第二杆体2的一端还设有握柄21,方便工人握住授粉杆工作,第一杆体1的侧壁还设有滑腔13,且滑腔13位于蜗杆7的上方,滑腔13的一侧横向设有安装板14,安装板14的上端侧壁竖直设有拉杆18,方便提拉卡杆16,且安装板14通过滑杆15与滑腔13滑动连接,安装板14的下端侧壁竖直设有卡杆16,且蜗杆7的侧壁环绕设有多个与卡杆16匹配的卡槽17,当卡杆16与卡槽17卡接时,蜗杆7的转动被限制住,这样在授粉的时候,就可避免蜗杆7的随意转动造成杆体的长度发生变化而影响工人的工作,因此在转动蜗杆7前,先向上提拉拉杆18,卡杆16与卡槽17分离,此时蜗杆7可以转动,而当松开拉杆18后,卡杆16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到卡槽17中,此时蜗杆7被固定住;
第一杆体1为中空结构,第一杆体1中竖直设有第二杆体2,且第二杆体2贯穿第一杆体1的上端侧壁设置,第一杆体1的两侧内壁均设有滑槽3,且第二杆体2的两侧侧壁均通过滑块4与滑槽3滑动连接,滑块4和滑槽3限制了第二杆体2的轴向转动,由于螺母11通过连杆12与第二杆体2固定连接,因此螺母11的轴向转动也被限制,这样当螺纹杆9转动的时候,螺母11可在螺纹杆9上移动,第二杆体2远离第一杆体1的一端设有授粉刷5,第一杆体1的一侧内壁通过第一转动件6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蜗杆7,位于第一杆体1外侧的蜗杆7一端还设有转把19,便于手转动蜗杆7,且蜗杆7远离第一转动件6的一端贯穿第一杆体1的侧壁设置;
第一杆体1的下端内壁通过第二转动件8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9,螺纹杆9远离第二转动件8的一端设有挡块20,且挡块20的直径大于螺母11的直径,防止螺母11移出螺纹杆9,且螺纹杆9的侧壁套设有与蜗杆7匹配的蜗轮10,第二杆体2为中空结构,螺纹杆9远离第二转动件8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杆体2中设置,螺纹杆9的侧壁还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母11,且螺母11的两侧侧壁均通过连杆12与第二杆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对高处的果树进行授粉时,先用授粉刷5蘸一些花粉,然后把第二杆体2从第一杆体1中伸出来,操作时转动蜗杆7,蜗杆7开始与蜗轮10啮合,蜗轮10带动螺纹杆9旋转,由于第二杆体2通过滑块4与滑槽3滑动连接,因此滑块4和滑槽3限制了第二杆体2的轴向转动,又由于螺母11通过连杆12与第二杆体2固定连接,因此螺母11的轴向转动也被限制,这样当螺纹杆9转动的时候,螺母11可在螺纹杆9上移动,螺母11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二杆体2从第一杆体1中伸出来,这样工人就可手持第一杆体1将授粉刷5上的花粉刷在高处的果树花朵上,当不使用授粉杆的时候,反向转动蜗杆7,螺母11在螺纹杆9上反向移动,此时第二杆体2收进第一杆体1中,这样方便携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