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铅提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环保的精铅熔液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铅是柔软和延展性强的弱金属,有毒,也是重金属。铅原本的颜色为青白色,在空气中表面很快被一层暗灰色的氧化物覆盖。可用于建筑、铅酸蓄电池、弹头、炮弹、焊接物料、钓鱼用具、渔业用具、防辐射物料、奖杯和部份合金,例如电子焊接用的铅锡合金。
在精铅的提炼过程中,需要将提炼后的精铅熔液从熔炉内排放至收集装置内,在精铅溶液排放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熔液温度降低导致铅液凝固,不利于精铅熔液的排放,降低了熔液排放的效率。因此,亟需一种安全环保的精铅熔液排放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安全环保的精铅熔液排放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环保的精铅熔液排放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外壁插接有导液管,且导液管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轴套,且轴套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搅拌叶,所述箱体底部外壁设置有加热块,且加热块的数目为两个,所述箱体的底部外壁开有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内插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外壁开有固定孔,且固定孔内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保护壳,且保护壳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外壁设置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铁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顶部内壁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的一侧内壁与转动杆的一端外壁形成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两侧外壁均开有凹槽,且凹槽的顶部和底部内壁均设置有弹簧,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均设置有连接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外壁开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四周内壁均设置有筛网,筛网顶部外壁设置有橡胶凸块,橡胶凸块的顶部外壁与铁块的底部外壁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外壁开有通孔,且通孔内壁卡接有下料斗,下料斗底部内壁插接有排杂管,排杂管的一端延伸至箱体外,排杂管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柱的外壁设置有螺旋桨,且螺旋桨的外壁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导液管、固定杆、轴套和搅拌叶,当铅液流过导液管时,铅液流动时产生的动能使搅拌叶转动,从而对铅液起到良好的搅拌效果,避免了铅液在导液管内凝固无法排放的情况发生;
2.通过设置的电机、转动杆、铁块、筛网和橡胶凸块,筛网能够有效的对铅液进行过滤,提高了铅液的纯度,且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使铁块与橡胶凸块相接触,铁块给予橡胶凸块和筛网一个向下的压力,从而提高了筛网的过滤效果;
3.通过设置的通孔、下料斗、排杂管和第二控制阀,筛网顶部的滤渣可以通过通孔进入下料斗内,打开第二控制阀,可以有效的将滤渣从箱体内排出,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安全环保的精铅熔液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安全环保的精铅熔液排放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安全环保的精铅熔液排放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连接杆、3轴承座、4转动杆、5橡胶凸块、6铁块、7电机、8保护壳、9加热块、10第一控制阀、11连接管、12排杂管、13第二控制阀、14下料斗、15通孔、16连接板、17凹槽、18轴套、19固定杆、20导液管、21筛网、22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2,一种安全环保的精铅熔液排放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一侧外壁插接有导液管20,且导液管20的两侧内壁均焊接有固定杆19,固定杆19的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轴套18,且轴套18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搅拌叶,箱体1底部外壁设置有加热块9,且加热块9的数目为两个,箱体1的底部外壁开有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内插接有连接管11,连接管11的一侧外壁开有固定孔,且固定孔内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控制阀10。
其中,箱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保护壳8,且保护壳8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7,电机7输出轴的一端外壁焊接有转动杆4,且转动杆4的两侧外壁均焊接有固定柱,固定柱远离转动杆4的一端焊接有铁块6,箱体1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杆2,且连接杆2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轴承座3,轴承座3的一侧内壁与转动杆4的一端外壁形成转动连接,箱体1的两侧外壁均开有凹槽17,且凹槽17的顶部和底部内壁均焊接有弹簧,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均焊接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的顶部外壁开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四周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筛网21,筛网21顶部外壁设置有橡胶凸块5,橡胶凸块5的顶部外壁与铁块6的底部外壁相接触,连接板16的顶部外壁开有通孔15,且通孔15内壁卡接有下料斗14,下料斗14底部内壁插接有排杂管12,排杂管12的一端延伸至箱体1外,排杂管12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控制阀13。
工作原理:熔炉内的铅液流入导液管20内,当铅液流过导液管20时,铅液流动时产生的动能使搅拌叶转动,从而对铅液起到良好的搅拌效果,避免了铅液在导液管20内凝固无法排放的情况发生,随后铅液流入箱体1内,流入箱体1内的铅液通过筛网21的过滤可以提高铅液的精度,再启动电机7和加热块9,电机7带动转动杆4转动使铁块6与橡胶凸块5相接触,铁块6给予橡胶凸块5和筛网21一个向下的压力,筛网21通过弹簧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筛网21的过滤效果,加热块9可以对箱体1内的铅液进行加热,避免其由于温度降低而凝固,最后打开第一控制阀10可以将铅液通过连接管11排出。
实施例2
参照图3,一种安全环保的精铅熔液排放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固定柱的外壁焊接有螺旋桨22,且螺旋桨22的外壁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圆孔。
工作原理:熔炉内的铅液流入导液管20内,当铅液流过导液管20时,铅液流动时产生的动能使搅拌叶转动,从而对铅液起到良好的搅拌效果,避免了铅液在导液管20内凝固无法排放的情况发生,随后铅液流入箱体1内,流入箱体1内的铅液通过筛网21的过滤可以提高铅液的精度,再启动电机7和加热块9,电机7带动转动杆4转动使铁块6与橡胶凸块5相接触,铁块6给予橡胶凸块5和筛网21一个向下的压力,筛网21通过弹簧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筛网21的过滤效果,转动杆4转动时可以带动固定柱和螺旋桨22转动,螺旋桨22和第二圆孔可以有效对铅液进行搅拌,加热块9可以对箱体1内的铅液进行加热,避免其由于温度降低而凝固,最后打开第一控制阀10可以将铅液通过连接管11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