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刀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加工刀轴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主要有手动加工和数控加工两大类。手动加工是指通过机械工人手工操作铣床、车床、钻床和锯床等机械设备来实现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手动加工适合进行小批量、简单的零件生产,在机械零件的机械加工中会使用各种机加车床如车床、铣床、磨床和钻床等,通过各种刀具对机械零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成型,由于经常更换刀具会对刀轴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经常对刀轴进行检查和保养,刀轴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到刀具的加工精度,因此要注重对刀轴的保护。
现有机加工设备对刀轴的保护一般是通过加工工艺来实现,比如通过刀轴头部感应淬火方法提高刀轴头部的硬度、通过刀轴头部镀铬提高的耐磨性等,缺点是通过这些方法只是对刀轴的磨损速度进行缓解,并没有从根本上对刀轴进行保护,并且加工工艺复杂,成本增加,有鉴于此我们设计一种机械加工刀轴用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加工刀轴用保护装置,旨在改善刀轴在加工中受到刀具的损伤影响刀具加工精度以及不便于调整加工进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机械加工刀轴用保护装置,包括刀头、刀轴以及刀具座,刀头通过刀轴安装在刀具座上,刀具座外侧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底部安装有轴承,轴承内圈与刀具座过盈配合,所述轴承的外圈上过盈配合安装有卡环,卡环外侧均布有多个支耳,所述支耳中部设置有开口卡槽,支耳上安装有护罩,护罩竖直方向设置有与支耳厚度对应的调节槽并且通过调节槽与支耳滑动配合,调节槽两侧设置有卡齿,护罩外侧设置有线径小于开口卡槽宽度的锁紧环,锁紧环通过支耳的开口卡槽卡在护罩的卡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具座外侧设置的卡环上安装有护罩,护罩通过其上设置的调节槽以及调节槽两侧的卡齿,使护罩可以上下调节高度,并通过锁紧环所在开口卡槽和卡齿之间,对护罩进行固定,通过调节护罩的高度便于根据不同大小和高度的刀具调整护罩的高度,以保证护罩不影响刀具的正常进给,并且便于控制进刀量,通过刀轴外侧的护罩有效的保护了刀轴,进一步提高了刀轴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了刀具的加工精度。
进一步的,卡齿的凹陷处与护罩外侧壁平齐,并且卡齿的凸起处的高度小于锁紧环的线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锁紧环卡在卡齿的凹陷处,卡齿的凸起处的高度小于锁紧环的线径,便于不取出锁紧环即可调整锁紧环在卡齿上的位置,方便操作,节省了工作时间。
进一步的,锁紧环为圆环形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环具有一定弹性可以稳定的锁紧卡齿的位置并且直接上下移动护罩即可使锁紧环卡在不同的卡齿凹陷处,锁紧环设置成圆环形便于使锁紧环滑进卡齿的凹陷处内。
进一步的,支耳的数量设置为4个,对应的护罩上的调节槽的数量也设置为4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耳主要起到对护罩定位和锁紧的作用,支耳在卡环外侧均匀设置为4个便于使护罩定位更准确,使护罩通过调节槽在进行上下移动时不会发生偏转和扭转,更有利于准确控制刀具的进深量。
进一步的,护罩采用透明板材制成,护罩底部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多道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罩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便于在加工时观察刀具的运动轨迹及进给量,便于及时判断刀具是否按照设置定的程序在加工,从而避免产生加工出废品的问题,刀具在铣削或钻孔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由于护罩设置在刀头的外侧一周,因此要在护罩上设置一定数量的散热孔来保证刀头产生的热量可以及时的散发出去。
进一步的,护罩的底端还设置有一层胶垫,胶垫具有一定耐热性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罩底端的胶垫防止护罩在接触到被加工工件时对工件造成划伤和压痕等质量问题,由于刀具在进行加工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胶垫要采用具有一定耐热性能的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
(1)、刀具座外侧设置的卡环上安装有护罩,护罩通过其上设置的调节槽以及调节槽两侧的卡齿,使护罩可以上下调节高度,并通过锁紧环所在开口卡槽和卡齿之间,对护罩进行固定,通过调节护罩的高度便于根据不同大小和高度的刀具调整护罩的高度,以保证护罩不影响刀具的正常进给,并且便于控制进刀量,通过刀轴外侧的护罩有效的保护了刀轴,进一步提高了刀轴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了刀具的加工精度。
(2)、结构简单,便于调节,便于安装,可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刀具,可以在多种类型的车床的刀具座上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械加工刀轴用保护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实用新型机械加工刀轴用保护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实用新型机械加工刀轴用保护装置的正视图的半剖视图。
图中:1、刀头;2、刀轴;3、刀具座;31、限位块;4、轴承;5、卡环;51、支耳;511、开口卡槽;6、护罩;601、散热孔;61、调节槽;62、卡齿;63、胶垫;7、锁紧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一种机械加工刀轴用保护装置,包括刀头1、刀轴2以及刀具座3,刀头1通过刀轴2竖直安装在刀具座3上,刀具座3安装在机床上,刀具座3的外侧过盈配合有环形的限位块31,限位块31底部安装有轴承4,限位块31的外圈直径小于轴承4内圈的大径,轴承4的内圈与刀具座3过盈配合,轴承4的外圈上过盈配合安装有卡环5,卡环5的外侧均布有4个支耳51,每个支耳51的中部设置有开口朝外的开口卡槽511,支耳51上安装有护罩6,护罩6竖直方向设置有与支耳51厚度对应的调节槽61并且通过调节槽61与支耳51滑动配合,支耳51主要起到对护罩6定位和锁紧的作用,支耳51在卡环5外侧均匀设置为4个便于使护罩6定位更准确,使护罩6通过调节槽在进行上下移动时不会发生偏转和扭转,更有利于准确控制刀具的进深量,调节槽61两侧设置有卡齿62,护罩6外侧设置有外径小于开口卡槽511宽度的锁紧环7,锁紧环7通过支耳51的开口卡槽511卡在护罩6的卡齿62之间,卡齿62的凹陷处与护罩6外侧壁平齐,并且卡齿62的凸起处的高度小于锁紧环7的线径,使锁紧环7卡在卡齿62的凹陷处,卡齿62的凸起处的高度小于锁紧环7的线径,便于不取出锁紧环7即可调整锁紧环7在卡齿62上的位置,方便操作,节省了工作时间,并且锁紧环7为圆环形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锁紧环7具有一定弹性可以稳定的锁紧卡齿62的位置并且直接上下移动护罩即可使锁紧环7卡在不同的卡齿62凹陷处,锁紧环7设置成圆环形便于使锁紧7环容易滑进卡齿62的凹陷处内;
护罩6采用透明板材制作而成,护罩6底部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多道长形的散热孔601,护罩6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便于在刀具进行加工时观察刀具的运动轨迹以及刀具的进给量,便于及时判断刀具是否按照机床已设置定的程序在进行加工,便于及时对刀具的加工进行纠错,从而避免产生加工出大量废品的问题,刀具在铣削或钻孔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由于护罩6设置在刀头1的外侧一周,因此要在护罩上设置一定数量的散热孔来保证刀头产生的热量可以及时的散发出去,护罩6的底端还设置有一层胶垫63,胶垫63采用具有一定耐热性能的橡胶材料,护罩6底端的胶垫63防止护罩6在接触到被加工工件时对工件造成划伤和压痕等质量问题,由于刀具在进行加工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胶垫63要采用具有一定耐热性能的材料。
工作原理:机械加工主要有手动加工和数控加工两大类。手动加工是指通过机械工人手工操作铣床、车床、钻床和锯床等机械设备来实现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手动加工适合进行小批量、简单的零件生产。数控加工(CNC)是指机械工人运用数控设备来进行加工,这些数控设备包括加工中心、车铣中心、电火花线切割设备、螺纹切削机等。绝大多数的机加工车间都采用数控加工技术。通过编程,把工件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X,Y,Z)转换成程序语言,数控机床的CNC控制器通过识别和解释程序语言来控制数控机床的轴,自动按要求去除材料,从而得到精加工工件。数控加工以连续的方式来加工工件,适合于大批量、形状复杂的零件。在加工前首先确定选用合适的刀具并安装在机床的刀具座3上,然后在刀具座3上安装轴承4在轴承4的外圈安装有卡环5,在卡环5上安装有护罩6,护罩6通过其上设置的调节槽61以及调节槽61两侧的卡齿62,使护罩6可以上下调节高度,并通过锁紧环7所在开口卡槽511和卡齿62之间,对护罩6进行进一步的固定,通过调节护罩6的高度便于根据不同大小和高度的刀具调整护罩6的高度,以保证护罩6不影响刀具的正常进给,并且便于控制进刀量,通过刀轴2外侧的护罩6有效的保护了刀轴,进一步提高了刀轴2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了刀具的加工精度.结构简单,并且该刀轴用保护装置具有便于调节,便于安装,可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刀具的优点,可以在多种类型的车床的刀具座上进行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