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沉水式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和餐饮等各个领域,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一种沉水装置来对下管口进行沉降,从而通过水泵将污水池中的水体抽出,并且通过沉降装置对污水内部的垃圾进行过滤。
沉水式过滤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是将下管口直接通过挂置重物使其进行沉降,从而实现对污水池内的水体进行抽出,并且在带有过滤装置的沉水装置中,一般是在抽水口安装防护格栅,从而对垃圾进行过滤,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污水池中会存在大量的颗粒物杂质,通过格栅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过滤,并且难以对抽水的高度进行调节,调节和过滤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沉水式过滤装置,具备调节和过滤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沉水式过滤装置调节和过滤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水式过滤装置,包括沉水筒,所述沉水筒的内部开设有整圈的水腔,所述沉水筒的中部固定镶嵌有过滤筒。
所述过滤筒的右侧面开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过滤网,所述导水槽内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水格栅,所述过滤筒的内部放置有导水管,所述过滤筒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固定环,所述导水管的左端贯穿固定环并延伸至过滤筒的左侧,且导水管的外表面与固定环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导水管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滤网罩。
所述水腔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开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架的内部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与固定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抽水泵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顶端贯穿固定架并延伸至水腔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沉水筒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顶部挂钩,所述沉水筒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底部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绳索挂置在顶部挂钩上,更好的将该装置进行提拉,能够选择合适的配重块挂置在底部挂钩上,使污水能够没过进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导水管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法兰,所述滤网罩呈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好的对水管进行连接,从而与外置的污水水泵进行安装,通过滤网罩能够对颗粒物杂质进行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沉水筒的底面开设有排水孔,且排水管的底端与排水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好的将该装置内部的水体抽出,从而减小该装置的重量,并加大浮力,从而更好的对该装置的沉水高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水腔的内顶壁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磁阀的开启,能够将污水导入到该装置的内部,从而增大该装置的重量,减小浮力。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罩的直径值小于过滤筒内部的直径值,且滤网罩的目数大于过滤网的目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颗粒物杂质大量堆积的问题,并且更好的对颗粒物进行过滤。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沉水式过滤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沉水筒,配合使用进水孔和电磁阀,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电磁阀的打开,能够使水体通过进水孔往沉水筒的内部进行注水,从而使该装置的重量增大,从而实现在污水池中下降的效果,通过水量的增加使该装置的沉水高度越大,并且通过抽水泵的运转,能够将水腔内的水体抽出,从而实现减轻该装置的重量,内部呈现空腔状态,从而更好的将该装置进行浮起,提高了该装置对沉水高度的调节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过滤筒,配合使用固定法兰、导水管、滤网罩、过滤网、导水槽和进水格栅,在抽水的过程中,将水泵的输入端通过水管和固定法兰固定安装,从而将污水池中的污水进行抽出,并且在抽出的过程中,通过进水格栅对大块垃圾进行隔离,避免在抽水过程中对水泵造成损坏的问题,并且通过过滤网对污水中的颗粒物杂质进行一次过滤,并导入到过滤筒的内部,并且通过弧形的滤网罩,能够将大部分杂质通过缓坡导入到过滤筒内部的左侧,从而避免了大量杂质在滤网罩上堆积的问题,通过滤网罩对污水中的颗粒物进行二次过滤,从而实现了对污水进行沉水过滤的效果,提高了该装置的调节和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沉水筒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沉水筒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沉水筒,2-固定法兰,3-导水管,4-固定环,5-进水孔,6-顶部挂钩,7-电磁阀,8-导水槽,9-滤网罩,10-过滤网,11-进水格栅,12-过滤筒,13-水腔,14-固定架,15-抽水泵,16-固定块,17-抽水管,18-排水孔,19-底部挂钩,20-固定腔,21-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沉水式过滤装置,包括沉水筒1,沉水筒1的内部开设有整圈的水腔13,沉水筒1的中部固定镶嵌有过滤筒12。
过滤筒12的右侧面开设有导水槽8,导水槽8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过滤网10,导水槽8内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水格栅11,过滤筒12的内部放置有导水管3,过滤筒12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固定环4,导水管3的左端贯穿固定环4并延伸至过滤筒12的左侧,且导水管3的外表面与固定环4的内圈固定连接,导水管3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滤网罩9。
水腔13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的内部开设有固定腔20,固定架14的内部放置有抽水泵15,抽水泵15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6,固定块16的外表面与固定腔20的内部固定连接,抽水泵15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抽水管17,抽水管17的顶端贯穿固定架14并延伸至水腔13的内部。
沉水筒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顶部挂钩6,沉水筒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底部挂钩19,能够将绳索挂置在顶部挂钩6上,更好的将该装置进行提拉,能够选择合适的配重块挂置在底部挂钩19上,使污水能够没过进水孔5。
导水管3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法兰2,滤网罩9呈弧形,更好的对水管进行连接,从而与外置的污水水泵进行安装,通过滤网罩9能够对颗粒物杂质进行过滤。
抽水泵1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21,沉水筒1的底面开设有排水孔18,且排水管21的底端与排水孔18相连通,更好的将该装置内部的水体抽出,从而减小该装置的重量,并加大浮力,从而更好的对该装置的沉水高度进行调节。
水腔13的内顶壁开设有进水孔5,进水孔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阀7,通过电磁阀7的开启,能够将污水导入到该装置的内部,从而增大该装置的重量,减小浮力。
滤网罩9的直径值小于过滤筒12内部的直径值,且滤网罩9的目数大于过滤网10的目数,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颗粒物杂质大量堆积的问题,并且更好的对颗粒物进行过滤。
使用时,将绳索挂置在顶部挂钩6上,并且在底部挂钩19上选择合适的配重块,使污水能够没过进水孔5,将电磁阀7与蓄电源相连接,通过控制电磁阀7的打开,能够使水体通过进水孔5往沉水筒1的内部进行注水,从而使该装置的重量增大,从而实现在污水池中下降的效果,通过水量的增加使该装置的沉水高度越大,将抽水泵15与蓄电源相连接,通过抽水泵15的运转,能够将水腔13内的水体抽出,从而实现减轻该装置的重量,内部呈现空腔状态,从而更好的将该装置进行浮起,提高了该装置对沉水高度的调节效果,将水泵的输入端通过水管和固定法兰2固定安装,从而将污水池中的污水进行抽出,并且在抽出的过程中,通过进水格栅11对大块垃圾进行隔离,避免在抽水过程中对水泵造成损坏的问题,并且通过过滤网10对污水中的颗粒物杂质进行一次过滤,并导入到过滤筒12的内部,并且通过弧形的滤网罩9,能够将大部分杂质通过缓坡导入到过滤筒12内部的左侧,从而避免了大量杂质在滤网罩9上堆积的问题,通过滤网罩9对污水中的颗粒物进行二次过滤,从而实现了对污水进行沉水过滤的效果,提高了该装置的调节和过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