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大米种植育苗培育框架。
背景技术
大米种植可用动力机播,亦可用框架人工手播。不论什么播种方法,要求下种均匀,每盘或框架下种量要准确。用框架播种,播前做好框架。而框架在育苗期间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育苗框架存放搬运困难,无法进一步对框架内的幼苗做到合理密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米种植育苗培育框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米种植育苗培育框架,包括底板、侧栏、折页、弹性拉伸板、顶板固定槽、顶板、固定杆、条形预留槽、方形预留孔,所述底板外侧顶部焊接有侧栏,所述底板中间通过弹性拉伸板连接,所述侧栏中间通过折页连接,所述侧栏顶部分别开设有八个顶板固定槽,所述顶板前后两侧焊接有与顶板固定槽相匹配的固定杆,且顶板通过固定杆安装在侧栏顶部,所述顶板中央和两端开设有条形预留槽,且顶板左右两侧上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方形预留孔。
优选的:所述大米种植育苗培育框架还包括卡块凹槽、弹簧和卡块,所述顶板固定槽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块凹槽,所述卡块凹槽内均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内侧粘接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并且预留凹槽,使得育苗密度在合理范围内,顶板拆卸方便,底板可以折叠,便于存放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米种植育苗培育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米种植育苗培育框架固定槽的剖视图。
图中:1、底板,2、侧栏,3、折页,4、弹性拉伸板,5、顶板固定槽,6、顶板,7、固定杆,8、条形预留槽,9、方形预留孔,10、卡块凹槽,11、弹簧,12、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大米种植育苗培育框架,包括底板1、侧栏2、折页3、弹性拉伸板4、顶板固定槽5、顶板6、固定杆7、条形预留槽8、方形预留孔9,所述底板1外侧顶部焊接有侧栏2,所述底板1中间通过弹性拉伸板4连接,所述侧栏2中间通过折页3连接,所述侧栏2顶部分别开设有八个顶板固定槽5,所述顶板6前后两侧焊接有与顶板固定槽5相匹配的固定杆7,且顶板6通过固定杆7安装在侧栏2顶部,所述顶板6中央和两端开设有条形预留槽8,且顶板6左右两侧上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方形预留孔9。所述大米种植育苗培育框架还包括卡块凹槽10、弹簧11和卡块12,所述顶板固定槽5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块凹槽10,所述卡块凹槽10内均安装有卡块12,所述卡块12内侧粘接有弹簧11。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通过折页3将两侧底板1和侧栏2连接,实现可折叠,方便存放,且在折叠时底板1连接部位通过弹性拉伸板4连接,顶板6通过固定杆7安装在侧栏2顶部的顶板固定槽5中时,可防止底板1和侧栏2在搬运过程中因折页3活动,顶板6上的方形预留孔9可辅助合理密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因此等同范围内的同等变化都囊括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