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度头,尤其涉及一种抛光角度头。
背景技术
角度头是一种机床附件,机床安上角度头后刀具旋转中心线可以与主轴旋转中心线成角度加工工件。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在机床使用的抛光角度头中,传动皮带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松弛滑齿现象,传统的机械式涨紧方式,需要使用工具,操作复杂,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角度头,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抛光角度头,包括连接头、卡盘、传动箱、背板、皮带、皮带齿轮、砂轮、齿槽、弹簧槽、滑槽、涨紧装置,所述连接头与车床转轴连接,所述连接头下方安装有卡盘,所述卡盘底部安装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背面通过螺栓连接有背板,所述传动箱内通过斜齿轮传动有皮带,所述皮带由皮带齿轮进行传动,所述皮带齿轮安装于背板底部,所述皮带齿轮外端固定有同步转动的砂轮,所述背板下部开有齿槽,所述齿槽水平方向贯穿有弹簧槽,所述齿槽两侧的背板上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滑槽,所述背板背面安装有涨紧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涨紧装置包括齿条、涨紧辊轮、调节件,两个所述齿条分别沿两滑槽内滑动连接,所述齿条一端垂直安装有涨紧辊轮,所述涨紧辊轮与皮带外表面相切,两个所述齿条之间安装有调节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齿轮、推动轴、转拉手柄,所述调节齿轮与齿轮槽插接,且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调节齿轮一端固定有截面为T型的推动轴,另一端固定有转拉手柄,所述推动轴设于弹簧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压缩弹簧设于弹簧槽内,且与推动轴套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调节齿轮与齿槽脱离,且与齿条啮合时,调节齿轮360°自由旋转;所述调节齿轮设于齿槽内,且与齿条啮合时,调节齿轮无法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能够通过涨紧辊轮涨紧,避免皮带长时间使用出现皮带松弛,及发生打滑的情况,涨紧装置改变了传统扳手调节螺杆的涨紧方式,只需用手动便能够调节皮带的松紧度,使用十分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板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齿槽与滑槽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齿槽和弹簧槽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涨紧装置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调节件与齿槽和弹簧槽连接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调节件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头,2、卡盘,3、传动箱,4、背板,5、皮带,6、皮带齿轮,7、砂轮,8、齿槽,9、弹簧槽,10、滑槽,11、涨紧装置,12、齿条,13、涨紧辊轮,14、调节件,15、调节齿轮,16、推动轴,17、转拉手柄,18、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8所示,一种抛光角度头,包括连接头1、卡盘2、传动箱3、背板4、皮带5、皮带齿轮6、砂轮7、齿槽8、弹簧槽9、滑槽10、涨紧装置11,所述连接头1与车床转轴连接,所述连接头1下方安装有卡盘2,所述卡盘2底部安装有传动箱3,所述传动箱3背面通过螺栓连接有背板4,所述传动箱3内通过斜齿轮传动有皮带5,所述皮带5由皮带齿轮6进行传动,所述皮带齿轮6安装于背板4底部,所述皮带齿轮6外端固定有同步转动的砂轮7,所述背板4下部开有齿槽8,所述齿槽8水平方向贯穿有弹簧槽9,所述齿槽8两侧的背板4上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滑槽10,所述背板4背面安装有涨紧装置11。
所述涨紧装置11包括齿条12、涨紧辊轮13、调节件14,两个所述齿条12分别沿两滑槽10内滑动连接,所述齿条12一端垂直安装有涨紧辊轮13,所述涨紧辊轮13与皮带5外表面相切,两个所述齿条12之间安装有调节件14。
所述调节件14包括调节齿轮15、推动轴16、转拉手柄17,所述调节齿轮15与齿轮槽插接,且与齿条12啮合连接,所述调节齿轮15一端固定有截面为T型的推动轴16,另一端固定有转拉手柄17,所述推动轴16设于弹簧槽9内。
所述压缩弹簧18设于弹簧槽9内,且与推动轴16套接。
所述调节齿轮15与齿槽8脱离,且与齿条12啮合时,调节齿轮15360°自由旋转;所述调节齿轮15设于齿槽8内,且与齿条12啮合时,调节齿轮15无法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对皮带进行涨紧时,手动拉动转拉手柄将调节件拉出,使调节齿轮与齿槽脱离,且与齿条12啮合,压缩弹簧被压缩,转动转拉手柄,齿条沿滑槽内滑动,涨紧辊轮对皮带涨紧,调节完成后,调节件受压缩弹簧的弹力使调节齿轮插入齿槽内。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