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轮式叉车后置单冷空调机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轮式叉车后置单冷空调机散热装置即为轮式叉车车载空调的散热装置,其主要安装于轮式叉车后下部。但是,现有技术的轮式叉车后置单冷空调机散热装置却存在以下缺陷:
因轮式叉车较多被用于仓库货物的搬运,而仓库为防止货物发霉,严格控制湿度,但是传统的空调机散热装置在排热气时,热气接触到温度较低的防护网会凝结呈水滴,最后成股流出滴漏在残酷的地上,若有货物接触到到会受潮而发霉,导致货物受损甚至报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轮式叉车后置单冷空调机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轮式叉车后置单冷空调机散热装置,因轮式叉车较多被用于仓库货物的搬运,而仓库为防止货物发霉,严格控制湿度,但是传统的空调机散热装置在排热气时,热气接触到温度较低的防护网会凝结呈水滴,最后成股流出滴漏在残酷的地上,若有货物接触到到会受潮而发霉,导致货物受损甚至报废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轮式叉车后置单冷空调机散热装置,其结构包括散热主机、防护网、吸湿防滴装置、逆变器、连接线、安装件,所述防护网设于散热主机前表面,所述吸湿防滴装置缠绕着防护网且与散热主机前表面焊接,所述逆变器设于散热主机左侧方且电连接,所述连接线一端与逆变器相连接,所述连接线另一端与空调机电连接,所述安装件设于散热主机前后边缘且通过电焊垂直连接;
所述吸湿防滴装置设有两个且呈交错对称状设于散热主机前表面,其由装置外壳、刮水装置、驱动装置、导向轮、吸湿条组成,所述装置外壳设于散热主机前表面侧方且通过电焊固定连接,所述刮水装置设于装置外壳上下方,所述驱动装置设于装置外壳内部外侧中间,所述导向轮内部里侧,所述吸湿条里端缠绕防护网且贯穿于刮水装置中间,所述吸湿条外端绕过驱动装置外表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刮水装置由液压伸缩杆、液压缸、连接铰链、施力杆、刮水件、限位件、贯穿孔、错位刮水孔、出水缝组成,所述液压伸缩杆与液压缸采用过渡配合,所述连接铰链设于液压缸侧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施力杆一端通过连接铰链与液压缸相连接,所述施力杆另一端通过贯穿孔贯穿于刮水件中间,所述限位件设于施力杆另一端且焊接,所述错位刮水孔与贯穿孔呈重叠且与施力杆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出水缝设于错位刮水孔侧下方且与刮水件呈一体化成型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限位件呈松弛状态时,所述错位刮水孔与贯穿孔呈重叠状,所述限位件呈卡位状态时,所述错位刮水孔与贯穿孔呈部分重叠部分错位的状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驱动装置由驱动轮、啮合槽、轮轴组成,所述啮合槽呈环形设于驱动轮外表面,所述轮轴贯穿于驱动轮中心且两端与装置外壳内壁焊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啮合槽的个数与吸湿条的条数相同,且一一对应相啮合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吸湿条由吸湿结构、长啮合件、短啮合件组成,所述长啮合件设于吸湿结构上部且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短啮合件设于吸湿结构下部且呈一体化成型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吸湿结构呈半圆结构,其与防护网左半部或右半部啮合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吸湿条呈等分为两组分别朝左、朝右延伸,所述朝左延伸的吸湿条的长啮合件、短啮合件与朝右延伸的吸湿条的长啮合件、短啮合件呈上下相啮合。
发明有益效果
相对比较于传统的轮式叉车后置单冷空调机散热装置,本发明通过设有的吸湿防滴装置,可以吸走散热时吹出的热气在触碰温度较低的防护网上时,冷凝形成的水雾或水滴,且可通过错位挤压滑动将吸收的水分挤出统一收集,防止水分在防护网上积少成多并成股滴漏到仓库的地板,保证仓库的干燥度,保护货物防止其受潮发霉。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轮式叉车后置单冷空调机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吸湿防滴装置的结构平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吸湿防滴装置的右部详细结构平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刮水装置的结构平面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刮水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驱动装置的结构平面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吸湿条的结构平面图。
图中:散热主机1、防护网2、吸湿防滴装置3、逆变器4、连接线5、安装件6、装置外壳31、刮水装置32、驱动装置33、导向轮34、吸湿条35、液压伸缩杆321、液压缸322、连接铰链323、施力杆324、刮水件325、限位件326、贯穿孔327、错位刮水孔328、出水缝327、驱动轮331、啮合槽332、轮轴333、吸湿结构351、长啮合件352、短啮合件35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轮式叉车后置单冷空调机散热装置的技术方案:
一种轮式叉车后置单冷空调机散热装置,其结构包括散热主机1、防护网2、吸湿防滴装置3、逆变器4、连接线5、安装件6,所述防护网2设于散热主机1前表面,所述吸湿防滴装置3缠绕着防护网2且与散热主机1前表面焊接,所述逆变器4设于散热主机1左侧方且电连接,所述连接线5一端与逆变器4相连接,所述连接线5另一端与空调机电连接,所述安装件6设于散热主机1前后边缘且通过电焊垂直连接;
所述吸湿防滴装置3设有两个且呈交错对称状设于散热主机1前表面,其由装置外壳31、刮水装置32、驱动装置33、导向轮34、吸湿条35组成,所述装置外壳31设于散热主机1前表面侧方且通过电焊固定连接,所述刮水装置32设于装置外壳31上下方,所述驱动装置33设于装置外壳31内部外侧中间,所述导向轮34内部里侧,所述吸湿条35里端缠绕防护网2且贯穿于刮水装置32中间,所述吸湿条35外端绕过驱动装置33外表面。
所述刮水装置32由液压伸缩杆321、液压缸322、连接铰链323、施力杆324、刮水件325、限位件326、贯穿孔327、错位刮水孔328、出水缝327组成,所述液压伸缩杆321与液压缸322采用过渡配合,所述连接铰链323设于液压缸322侧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施力杆324一端通过连接铰链323与液压缸322相连接,所述施力杆324另一端通过贯穿孔327贯穿于刮水件325中间,所述限位件326设于施力杆324另一端且焊接,所述错位刮水孔328与贯穿孔327呈重叠且与施力杆324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出水缝327设于错位刮水孔328侧下方且与刮水件325呈一体化成型结构。
所述限位件326呈松弛状态时,所述错位刮水孔328与贯穿孔327呈重叠状,所述限位件326呈卡位状态时,所述错位刮水孔328与贯穿孔327呈部分重叠部分错位的状态。
所述驱动装置33由驱动轮331、啮合槽332、轮轴333组成,所述啮合槽332呈环形设于驱动轮331外表面,所述轮轴333贯穿于驱动轮331中心且两端与装置外壳31内壁焊接。
所述啮合槽332的个数与吸湿条35的条数相同,且一一对应相啮合活动连接。
所述吸湿条35由吸湿结构351、长啮合件352、短啮合件353组成,所述长啮合件352设于吸湿结构351上部且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短啮合件353设于吸湿结构351下部且呈一体化成型结构。
所述吸湿结构351呈半圆结构,其与防护网2左半部或右半部啮合滑动连接。
所述吸湿条35呈等分为两组分别朝左、朝右延伸,所述朝左延伸的吸湿条35的长啮合件352、短啮合件353与朝右延伸的吸湿条35的长啮合件352、短啮合件353呈上下相啮合。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散热主机1通过安装件6安装在适合位置,并通过连接线5连接好,连接电源即可开始工作;散热主机1开始工作将空调机产生的热气排出,当潮湿的热气触碰到温度较低的防护网2时,其会液化呈水雾粘附在防护网2上,此时呈工作状态的驱动轮331会带动与其啮合的吸湿条35滑动,因左侧的吸湿条35与防护网2右半圆啮合,右侧的吸湿条35与防护网2左半圆啮合,滑动时会吸走防护网2上的水雾,当带有湿度的吸湿条35随驱动轮331的旋转被带入装置外壳31内部,且到达刮水件325处时,呈工作状态的液压伸缩杆321呈收缩状态拉动液压缸322,而液压缸322则拉扯施力杆324,使贯穿孔327与错位刮水孔328呈部分重叠部分错位的状态,挤压吸湿条35,此时吸湿条35中的水分会在挤压滑动中被挤出并通过出水缝327排出收集,防止其滴漏到仓库的地上,保证仓库的干燥度,保护货物。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轮式叉车后置单冷空调机散热装置,因轮式叉车较多被用于仓库货物的搬运,而仓库为防止货物发霉,严格控制湿度,但是传统的空调机散热装置在排热气时,热气接触到温度较低的防护网会凝结呈水滴,最后成股流出滴漏在残酷的地上,若有货物接触到到会受潮而发霉,导致货物受损甚至报废,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发明通过设有的吸湿防滴装置,可以吸走散热时吹出的热气在触碰温度较低的防护网上时,冷凝形成的水雾或水滴,且可通过错位挤压滑动将吸收的水分挤出统一收集,防止水分在防护网上积少成多并成股滴漏到仓库的地板,保证仓库的干燥度,保护货物防止其受潮发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