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闸门。
背景技术
闸门用于关闭和开放泄(放)水通道的控制设施。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以拦截水流,控制水位、调节流量、排放泥沙和飘浮物等,但目前小型闸门大多使用人工手动收放,费时费力,电动需要时刻接通电源,在无电的时候不能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闸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闸门,包括顶梁、基座、电机、转盘、缆绳、支架、手摇式牵引机、线孔、滑槽、第一闸门、第二闸门、第三闸门、固定柱、固定环,所述顶梁开设有线孔,所述电机通过基座安装在顶梁的顶部,所述转盘安装在电机的两端,所述缆绳穿过线孔与第三闸门顶部的固定环相连接,所述手摇式牵引机通过支架安装在顶梁的顶部两端,所述第一闸门、第二闸门、第三闸门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布置,所述第一闸门、第二闸门、第三闸门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柱安装在第三闸门的两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闸门、第二闸门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第二闸门、第三闸门的尺寸逐渐递减,能收入第一闸门的内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手摇式牵引机通过缆绳穿过线孔与固定柱相连接,转动手摇式牵引机能够将第三闸门收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闸门、第二闸门的顶部开设有线孔,缆绳穿过线孔与固定环相连接,开启电机能够将第三闸门收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安装有电机,转盘通过缆绳与最底部的第三闸门相连接,开启电机即可将第二闸门、第三闸门收入第一闸门内,达到开闸放水的目的,顶梁的两侧安装有手摇式牵引机,通过缆绳与第三闸门两侧的固定柱相连接,转动手摇式牵引机即可收起第三闸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闸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闸门拆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闸门收起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环示意图。
图中:1、顶梁,2、基座,3、电机,4、转盘,5、缆绳,6、支架,7、手摇式牵引机,8、线孔,9、滑槽,10、第一闸门,11、第二闸门,12、第三闸门,13、固定柱,14、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水利工程用闸门,包括:顶梁1、基座2、电机3、转盘4、缆绳5、支架6、手摇式牵引机7、线孔8、滑槽9、第一闸门10、第二闸门11、第三闸门12、固定柱13、固定环14,所述顶梁1开设有线孔8,所述电机3通过基座2安装在顶梁1的顶部,所述转盘4安装在电机3的两端,所述缆绳5穿过线孔8与第三闸门12顶部的固定环14相连接,所述手摇式牵引机7通过支架6安装在顶梁1的顶部两端,所述第一闸门10、第二闸门11、第三闸门12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布置,所述第一闸门10、第二闸门11、第三闸门12的两侧开设有滑槽9,所述固定柱13安装在第三闸门12的两端,所述第一闸门10、第二闸门1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第二闸门11、第三闸门12的尺寸逐渐递减,能收入第一闸门10的内部,所述手摇式牵引机7通过缆绳5穿过线孔8与固定柱13相连接,转动手摇式牵引机7能够将第三闸门12收起,所述第一闸门10、第二闸门11的顶部开设有线孔8,缆绳5穿过线孔8与固定环14相连接,开启电机3能够将第三闸门12收起。
本实用新型安装有电机,转盘通过缆绳与最底部的第三闸门相连接,开启电机即可将第二闸门、第三闸门收入第一闸门内,达到开闸放水的目的,顶梁的两侧安装有手摇式牵引机,通过缆绳与第三闸门两侧的固定柱相连接,转动手摇式牵引机即可收起第三闸门。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