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线路检修用提升器。
背景技术
电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利用输电架进行电能输送,输电架长时间使用,一些零件会出现损坏,因输电架距离地面较高因此需要操作人员爬上输电架进行维修,操作人员攀爬输电架不易拿持材料、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线路检修用提升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线路检修用提升器,包括左半圆、右半圆、连接杆、转轴、拉绳,所述左半圆的前部焊接有第一固定耳、右半圆的前部焊接有第二固定耳,左半圆及右半圆组成一个圆形,操作人员位于圆形内,所述第一固定耳及第二固定耳上均开设有圆孔,转轴穿过第一固定耳、第二固定耳上的圆孔将左半圆、右半圆连接在一起,转轴与圆孔接触处安装有轴承,转轴的末端缠绕有拉绳,拉绳将检修需要的物料、工具提升至操作人员处,所述左半圆上远离第一固定耳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右半圆上安装与连接杆相匹配的套筒,且套筒设有多个,多个套筒沿右半圆的侧壁上等距离分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上焊接有倾斜的第一斜齿,且第一斜齿向上倾斜。
优选的,所述套筒上焊接有倾斜第二斜齿,且第二斜齿向下倾斜。
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齿、第二斜齿相匹配,当第一斜齿与第二斜齿连接后,连接杆无法与套筒分离,当连接杆需要与套筒分离时,旋转连接杆使第一斜齿与第二斜齿分离。
优选的,所述左半圆及右半圆的内壁粘结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先将转轴安装在左半圆、右半圆上,然后根据操作人员体型的不同改变连接杆在右半圆上的位置,当操作人员爬至输送架上,旋转转轴使转轴上的拉绳下移至地面,地面上的人将需要的材料、工具系在拉绳上,利用转轴将材料、工具拉升起来;利用提升器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配电线路检修用提升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电线路检修用提升器的左半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电线路检修用提升器的右半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电线路检修用提升器的连接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配电线路检修用提升器的套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5所示,一种配电线路检修用提升器,包括左半圆1、右半圆2、连接杆5、转轴7、拉绳8,所述左半圆1的前部焊接有第一固定耳3、右半圆2的前部焊接有第二固定耳4,左半圆1及右半圆2组成一个圆形,操作人员位于圆形内,所述第一固定耳3及第二固定耳4上均开设有圆孔9,转轴7穿过第一固定耳3、第二固定耳4上的圆孔9将左半圆1、右半圆2连接在一起,转轴7与圆孔9接触处安装有轴承,转轴7的末端缠绕有拉绳8,拉绳8将检修需要的物料、工具提升至操作人员处,所述左半圆1上远离第一固定耳3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5,右半圆2上安装与连接杆5相匹配的套筒6,且套筒6设有多个,多个套筒6沿右半圆2的侧壁上等距离分布,连接杆5上焊接有倾斜的第一斜齿10,且第一斜齿10向上倾斜,套筒6上焊接有倾斜第二斜齿11,且第二斜齿11向下倾斜,第一斜齿、第二斜齿相匹配,当第一斜齿与第二斜齿连接后,连接杆无法与套筒分离,当连接杆需要与套筒分离时,旋转连接杆使第一斜齿与第二斜齿分离,左半圆及右半圆的内壁粘结有橡胶垫。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