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节能灌溉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由于社会经济技术不断发展,水利的内涵也在不断充实扩大1933年,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第三届年会的决议中就曾明确指出:“水利范围应包括防洪、排水、灌溉、水力、水道、给水、污渠、港工八种工程在内,其中灌溉是指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节能灌溉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节能灌溉设备,包括底板、万向轮、固定柱、连接杆、把手、放置座、固定座、支撑柱、套环、灌溉桶、进水口、出水管、吸水管、水泵、供水管、连接水管、灌溉头,所述底板底端四角螺接固定有竖直方向的万向轮,所述底板上端后部沿中线左右对称焊接固定有两个竖直方向的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上部焊接固定有水平方向的连接杆,所述固定柱后端上部焊接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把手,所述底板上端后部焊接固定有竖直方向的放置座,所述底板上端中部焊接固定有水平方向的固定座,所述底板上端前部焊接固定有竖直方向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焊接固定有竖直方向的套环,所述放置座内部放置有竖直方向的灌溉桶,所述灌溉桶上端开有水平方向的进水口,所述灌溉桶前端下部开有水平方向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沿放置座前端的滑动槽上下滑动,所述出水管前端与吸水管连接,所述吸水管前端与水泵连接,所述水泵固定于固定座上端,所述水泵前端连接有水平方向的供水管,所述供水管前端连接有连接水管,所述连接水管远离供水管的一端穿过套环伸出并连接有竖直方向的灌溉头。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进水口配套设置有集水桶盖与搅拌桶盖。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集水桶盖由第一桶盖主体、集水漏斗、过滤网组成,所述桶盖主体上端焊接固定有竖直方向的集水漏斗,所述桶盖主体上端内侧固定有水平方向的过滤网。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搅拌桶盖由第二桶盖主体、搅拌电机、搅拌杆、从动杆、搅拌页组成,所述第二桶盖主体上端中部固定有竖直方向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连接有竖直方向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前后两端沿竖直方向等距焊机固定有多个水平方向的从动杆,两侧所述从动杆下端异向焊接固定有斜向的搅拌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时打开水泵开关,水泵通过吸水管将水从出水管内吸出并通过供水管将水输送至连接水管一端的灌溉头喷出,也可将灌溉头连带连接水管拿下,对指定地方进行灌溉;下雨时可将集水桶盖与进水口通过螺纹螺接固定,在集水漏斗的作用下将雨水收集至桶内储存,过滤网则放置下雨天落叶等杂物落入桶内;需要进行水肥灌溉时将肥料倒入灌溉桶内,将搅拌桶盖通过螺纹与进水口螺接固定,将搅拌电机打开后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带动从动杆转动,最后从动杆带动搅拌页旋转实现对水肥与水的充分搅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配套的桶盖实现收集雨水与搅拌水肥的作用,即节约资源又节省了人工混合搅拌水肥的过程,提高了灌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水桶盖部分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桶盖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万向轮,3、固定柱,4、连接杆,5、把手,6、放置座,7、固定座,8、支撑柱,9、套环,10、灌溉桶,11、进水口,12、出水管,13、吸水管,14、水泵,15、供水管,16、连接水管,17、灌溉头,18、集水桶盖,19、搅拌桶盖,20、第一桶盖主体,21、集水漏斗,22、过滤网,23、第二桶盖主体,24、搅拌电机,25、搅拌杆,26、从动杆,27、搅拌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水利节能灌溉设备,包括底板1、万向轮2、固定柱3、连接杆4、把手5、放置座6、固定座7、支撑柱8、套环9、灌溉桶10、进水口11、出水管12、吸水管13、水泵14、供水管15、连接水管16、灌溉头17,所述底板1底端四角螺接固定有竖直方向的万向轮2,所述底板1上端后部沿中线左右对称焊接固定有两个竖直方向的固定柱3,两个所述固定柱3之间上部焊接固定有水平方向的连接杆4,所述固定柱3后端上部焊接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把手5,所述底板1上端后部焊接固定有竖直方向的放置座6,所述底板1上端中部焊接固定有水平方向的固定座7,所述底板1上端前部焊接固定有竖直方向的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上端焊接固定有竖直方向的套环9,所述放置座6内部放置有竖直方向的灌溉桶10,所述灌溉桶10上端开有水平方向的进水口11,所述灌溉桶10前端下部开有水平方向的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沿放置座6前端的滑动槽上下滑动,所述出水管12前端与吸水管13连接,所述吸水管13前端与水泵14连接,所述水泵14固定于固定座7上端,所述水泵14前端连接有水平方向的供水管15,所述供水管15前端连接有连接水管16,所述连接水管16远离供水管15的一端穿过套环9伸出并连接有竖直方向的灌溉头17。
所述进水口11配套设置有集水桶盖18与搅拌桶盖19。
所述集水桶盖18由第一桶盖主体20、集水漏斗21、过滤网22组成,所述桶盖主体20上端焊接固定有竖直方向的集水漏斗21,所述桶盖主体20上端内侧固定有水平方向的过滤网22。
所述搅拌桶盖19由第二桶盖主体23、搅拌电机24、搅拌杆25、从动杆26、搅拌页27组成,所述第二桶盖主体23上端中部固定有竖直方向的搅拌电机24,所述搅拌电机24的输出轴一端连接有竖直方向的搅拌杆25,所述搅拌杆25前后两端沿竖直方向等距焊机固定有多个水平方向的从动杆26,两侧所述从动杆26下端异向焊接固定有斜向的搅拌页2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水泵开关,水泵通过吸水管将水从出水管内吸出并通过供水管将水输送至连接水管一端的灌溉头喷出,也可将灌溉头连带连接水管拿下,对指定地方进行灌溉;下雨时可将集水桶盖与进水口通过螺纹螺接固定,在集水漏斗的作用下将雨水收集至桶内储存,过滤网则放置下雨天落叶等杂物落入桶内;需要进行水肥灌溉时将肥料倒入灌溉桶内,将搅拌桶盖通过螺纹与进水口螺接固定,将搅拌电机打开后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带动从动杆转动,最后从动杆带动搅拌页旋转实现对水肥与水的充分搅拌。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