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力堆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应力锥。
背景技术
在电缆终端和接头中,自金属护套边缘起绕包绝缘带,使得金属护套边缘到增绕绝缘外表之间,形成一个过渡锥面的构成件称为应力锥。应力锥的作用是改善金属护套末端电场分布、降低金属护套边缘处电场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应力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应力锥,包括出线杆座、均压罩、压力锥、铜屏蔽层、橡胶绝缘体、基座、安装基座、尾管、外屏蔽层、绝缘层、电芯,基座外径套装有安装基座,基于基座圆心的基座上端位置内径有橡胶绝缘体,压力锥外表面为铜屏蔽层,压力锥顶端同圆心位置安装有均压罩,均压罩顶端位置设定有出线杆座,基座下端位置螺纹安装有尾管,尾管圆心由内向外顺序安装有电芯、电芯绝缘层和外屏蔽层。
优选的,所述电芯与电芯绝缘层为过盈配合,电芯绝缘层和外屏蔽层为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压力锥圆柱筒体内径由上至下套装有中限位垫圈和下限位垫圈,线缆穿过中限位垫圈和下限位垫圈的通孔实现安装,中限位垫圈和下限位垫圈为瓷性材质,结构强度高,绝缘性能好。
优选的,所述基座由安装套圈和安装连杆组成,10根安装连杆均布安装在安装套圈上端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一种新型应力锥,本装置设计适用于电缆安装作业,压力锥外层的铜屏蔽层能够很好的改善金属护套末端电场分布、降低金属护套边缘处电场强度,橡胶绝缘体的设定保证了连接件之间绝缘性能,外屏蔽层和绝缘层的多层设定降低电场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优化型应力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力锥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线杆座,2、均压罩,3、压力锥,4、铜屏蔽层,5、橡胶绝缘体,6、基座,7、安装基座,8、尾管,9、外屏蔽层,10、绝缘层,11、电芯,12、中限位垫圈,13、下限位垫圈,14、安装套圈,15、安装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应力锥,包括出线杆座1、均压罩2、压力锥3、铜屏蔽层4、橡胶绝缘体5、基座6、安装基座7、尾管8、外屏蔽层9、绝缘层10、电芯11,安装基座7外径套装有基座6,基于安装基座7圆心的安装基座7上端位置内径有橡胶绝缘体5,基于橡胶绝缘体5圆心位置的安装通孔安装有压力锥3,压力锥3外表面为铜屏蔽层4,压力锥3顶端同圆心位置安装有均压罩2,均压罩2顶端位置设定有出线杆座1,基座6下端位置螺纹安装有尾管8,尾管8内径以尾管8为圆心,由内向外顺序安装有电芯11、电芯绝缘层10和外屏蔽层9。
所述电芯11与电芯绝缘层10为过盈配合,电芯绝缘层10和外屏蔽层9为过盈配合。
所述压力锥3圆柱筒体内径由上至下套装有中限位垫圈12和下限位垫圈13,线缆穿过中限位垫圈12和下限位垫圈13的通孔实现安装,中限位垫圈12和下限位垫圈13为瓷性材质,结构强度高,绝缘性能好。
所述基座6由安装套圈14和安装连杆15组成,10根安装连杆15均布安装在安装套圈14上端位置。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一种新型应力锥,本装置设计适用于电缆安装作业,压力锥外层的铜屏蔽层能够很好的改善金属护套末端电场分布、降低金属护套边缘处电场强度,橡胶绝缘体的设定保证了连接件之间绝缘性能,外屏蔽层和绝缘层的多层设定降低电场强度。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