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特别是一种锂电池封装盒。
背景技术
现阶段使用的电动车,为了充分的利用车架空间,将电动车使用的蓄电池仓设置在车架底部的脚踏板位置,踏板位置设置为电池仓,将蓄电池不经过任何防护放置安装,遇到涉水路段很容易淹水造成短路现象发生,安全性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锂电池封装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封装盒,包括蓄电池、密封线接架、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接线螺母、定位螺母、密封盖板、握把、电池仓、定位槽、密封垫圈、散热通孔,蓄电池设置安装在电池仓内部,蓄电池顶部的设置的正负极接线端使用定位螺母将密封线接架紧固安装,接线接线螺母使用接线连接正负极接线端,电池仓底部注塑成型有定位槽,电池仓侧端切割成型有散热通孔,电池仓上端位置胶接安装有密封垫圈。
优选的,所述密封线接架架体内部使用胶水胶接安装有橡胶软垫,橡胶软垫垫装在蓄电池外壳,再使用定位螺母将密封线接架安装固定。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圈为双层垫圈,隔水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接线螺母底部安装有防水垫圈,保证了接线的防水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一种锂电池封装盒,本装置设计适用于通用电池安装,蓄电池设置安装在电池仓内部,密封线接架使用接线将正负极接线端密闭接线连接,防水性能好,电池仓连接安装有握把,方便检修时的整体搬运,电池仓底部设置有散热通孔方便蓄电池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封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封装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线接架与蓄电池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橡胶软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电池,2、密封线接架,3、正极接线端,4、负极接线端,5、接线螺母,6、定位螺母,7、密封盖板,8、握把,9、电池仓,10、定位槽,11、密封垫圈,12、散热通孔,13、橡胶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锂电池封装盒,包括蓄电池1、密封线接架2、正极接线端3、负极接线端4、接线螺母5、定位螺母6、密封盖板7、握把8、电池仓9、定位槽10、密封垫圈11、散热通孔12,蓄电池1设置安装在电池仓9内部,蓄电池1顶部的设置的正极接线端3和负极接线端4的对应位置使用定位螺母6将密封线接架2紧固安装,接线螺母5与正极接线端3和负极接线端4位置对应设置,接线接线螺母5使用接线连接正极接线端3和负极接线端4,电池仓9底部注塑成型有定位槽10,电池仓9侧端切割成型有散热通孔12,电池仓9上端位置胶接安装有密封垫圈11,密封盖板7使用螺钉与电池仓9密封安装,密封盖板7中轴线位置螺钉安装有握把8。
所述密封线接架2架体内部使用胶水胶接安装有橡胶软垫13,橡胶软垫13垫装在蓄电池1外壳,再使用定位螺母6将密封线接架2安装固定。
所述密封垫圈11为双层垫圈,隔水效果好。
所述接线螺母5底部安装有防水垫圈,保证了接线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一种锂电池封装盒,本装置设计适用于通用电池安装,蓄电池设置安装在电池仓内部,密封线接架使用接线将正负极接线端密闭接线连接,防水性能好,电池仓连接安装有握把,方便检修时的整体搬运,电池仓底部设置有散热通孔方便蓄电池的散热。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