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材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制药用搅拌烘干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药材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粉碎的药材进行搅拌、烘干后才可以进行下面的工序,传统药材加工过程中,搅拌和烘干基本是分开进行的,这样的加工方式比较耗时耗力,而现有的一些搅拌、烘干一体设备,仅仅是在搅拌罐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层,在搅拌过程中无法对药材均匀的加热烘干,会造成烘干不彻底,无法进行下一步加工的情况,对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药用搅拌烘干一体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制药用搅拌烘干一体设备,包括罐体、轴承、主轴、限位槽、螺旋叶、副齿轮、支架、加热棒、电机、主齿轮、进料斗、隔板、支撑腿、出料口、加热层,所述轴承嵌装在罐体顶部中心位置,主轴嵌入轴承,并将下端嵌入罐体内部底端的限位槽内,且主轴的外壁焊接有螺旋叶,所述副齿轮安装在主轴的外壁上部,位于轴承下方,所述支架焊接在罐体的顶端,位于轴承的上方,且支架中部钻有螺纹通孔,所述加热棒嵌入主轴内,并通过螺纹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电机通过螺丝安装在罐体顶部,位于支架的一侧,且电机的转轴贯穿至罐体内,主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并与副齿轮相啮合,所述隔板焊接在罐体内部,将副齿轮和主齿轮与搅拌室隔离开,所述进料斗焊接在罐体的顶部,并贯穿隔板延伸至罐体内,所述加热层通过螺丝安装在罐体的内壁上,所述支撑腿共有四条,均通过螺丝等距安装在罐体外壁下部位置,所述出料口开在其中两个支撑腿之间,且出料口外嵌有挡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罐体、主轴、螺旋叶、副齿轮、支架、主齿轮、进料斗、隔板、支撑腿、出料口均为不锈钢材质制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限位槽与罐体为一体成型制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加热棒的顶端通过螺纹固定在支架上,下部嵌入主轴内,并与主轴内壁留有间隙,不与主轴接触,主轴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旋转时,加热棒为固定状态,利用不锈钢的热传导性质,将加热棒所产生的热能均匀的传导至主轴和螺旋叶上,实现对药材搅拌的同时并进行均匀的加热烘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加热棒嵌入空心的主轴内,利用不锈钢的导热性能,将热量均匀的传导至主轴和螺旋叶上,与罐体内壁上的加热层相配合,对药材进行快速且均匀的烘干,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罐体1、轴承2、主轴3、限位槽4、螺旋叶5、副齿轮6、支架7、加热棒8、电机9、主齿轮10、进料斗11、隔板12、支撑腿13、出料口14、加热层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制药用搅拌烘干一体设备,包括罐体1、轴承2、主轴3、限位槽4、螺旋叶5、副齿轮6、支架7、加热棒8、电机9、主齿轮10、进料斗11、隔板12、支撑腿13、出料口14、加热层15,所述轴承2嵌装在罐体1顶部中心位置,主轴3嵌入轴承,并将下端嵌入罐体1内部底端的限位槽4内,且主轴3的外壁焊接有螺旋叶5,所述副齿轮6安装在主轴3的外壁上部,位于轴承2下方,所述支架7焊接在罐体1的顶端,位于轴承2的上方,且支架7中部钻有螺纹通孔,所述加热棒8嵌入主轴3内,并通过螺纹固定在支架7上,所述电机9通过螺丝安装在罐体1顶部,位于支架7的一侧,且电机9的转轴贯穿至罐体1内,主齿轮10安装在电机9的转轴上,并与副齿轮6相啮合,所述隔板12焊接在罐体1内部,将副齿轮6和主齿轮10与搅拌室隔离开,所述进料斗11焊接在罐体1的顶部,并贯穿隔板12延伸至罐体1内,所述加热层15通过螺丝安装在罐体1的内壁上,所述支撑腿13共有四条,均通过螺丝等距安装在罐体1外壁下部位置,所述出料口14开在其中两个支撑腿13之间,且出料口14外嵌有挡板。
所述罐体1、主轴3、螺旋叶5、副齿轮6、支架7、主齿轮10、进料斗11、隔板12、支撑腿13、出料口14均为不锈钢材质制作。
所述限位槽4与罐体1为一体成型制作。
所述加热棒8的顶端通过螺纹固定在支架7上,下部嵌入主轴3内,并与主轴3内壁留有间隙,不与主轴3接触,主轴3在电机9的带动下进行旋转时,加热棒8为固定状态,利用不锈钢的热传导性质,将加热棒8所产生的热能均匀的传导至主轴3和螺旋叶5上,实现对药材搅拌的同时并进行均匀的加热烘干。
本实用新型将加热棒嵌入空心的主轴内,利用不锈钢的导热性能,将热量均匀的传导至主轴和螺旋叶上,与罐体内壁上的加热层相配合,对药材进行快速且均匀的烘干,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