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辊道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辊道是利用圆筒式的辊子之转动来输送轧件的运输设备。它把轧制生产过程的各个工序互相联结起来。实现操作机械化,大大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自动化操作提供条件,但是辊道在对物品进行运输的过程中,若物品比较小的话,容易在辊道中上下摆动,还可能卡入两个辊道之间。
经过专利检索,现有专利号为CN201710224960.X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辊道间隙调整机构,属于金属成型技术领域。它包括上轧辊组件、下轧辊组件,上机架和下机架通过滑动轴套和滑动轴可上下滑动连接,上轧辊组件的上辊道轴承座部件均布设置在上花盘上,上辊道轴承座部件的上轴承座可沿径向滑动设置在上花盘上,板型不同的上轧辊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各个上轴承座上,上轴承座通过上支承弹簧顶靠在上调节螺栓上,下轧辊组件的下辊道轴承座部件均布设置在下花盘上,下辊道轴承座部件的下轴承座可沿径向滑动设置在下花盘上,板型不同的下轧辊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各个下轴承座上,下轴承座通过下支承弹簧顶靠在下调节螺栓上。该发明快速实现对上轧辊和下轧辊间隙的调整,结构合理,调整同步性好。
基于上述描述,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现有的装置在调整轧辊之间的间隙时,调整装置的设计有些不够合理,大都只能调整上下两个轧辊之间的间隙,并不能调整左右两个轧辊之间的间隙,使得较小的物品在轧辊中运输时,可能会由于左右两个轧辊之间间距过大,而导致物品卡在两个辊道之间,因此本设计针对于上述问题,设计出一款结构合理的,及功能性好的调整装置,以提高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辊道间隙自动调整装置,以解决送料装置的设计不够合理,只能调整上下两个轧辊之间的间隙,并不能调整左右两个轧辊之间的间隙,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问题。
本发明多辊道间隙自动调整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多辊道间隙自动调整装置,该种多辊道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包括机身,导轨,下支撑座,下固定扎辊,上支撑座,上活动扎辊,拔动开关,滑片,触点,连杆,活动座,底座,移动电机,上活动支撑座,卡块,上扎辊,下扎辊,凸起,活动板,卡槽,限位弹簧;所述机身内壁的上下两端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机身内壁左下方固定安装有下支撑座,所述下支撑座的上方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有下固定扎辊,所述机身内壁的左上角固定安装有上支撑座,所述上支撑座的下方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有上活动扎辊,所述机身内壁的左上角固定安装有拔动开关,所述拔动开关的内部右侧活动连接有滑片,所述拔动开关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触点,所述滑片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机身内壁的右下方活动连接有两个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移动电机,所述活动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上活动支撑座,所述活动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上活动支撑座的下方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有上扎辊,所述底座的上方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有下扎辊,所述上支撑座和上活动支撑座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凸起,所述上支撑座和上活动支撑座的内部的前后左右端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前后左右端均开口设置有卡槽,所述活动板与上支撑座之间和上活动支撑座与上支撑座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电机通过拔动开关与外部电源之间电性连接,且当拔动开关中的滑片滑动至拔动开关内部的上端或者下端时,拔动开关将移动电机的电源与外部电源连接,当拔动开关中的滑片滑动至移动电机内部的中端的触点旁时,拔动开关切断移动电机的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上支撑座内部的活动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座的底端均通过移动电机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与卡块均嵌入设置在导轨中,且活动座与导轨之间呈水平方向左右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扎辊与上活动扎辊、上扎辊与下扎辊之间均围绕机身的横向中部呈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的卡槽和上支撑座、上活动支撑座的内部的凸起相契合,所述活动板与上支撑座、上活动支撑座之间呈水平方向上下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扎辊与上活动扎辊上方的支撑架另一端与活动板底部固定连接,且活动板位于上支撑座、上活动支撑座内部最底端时,限位弹簧处于正常状态,这时下固定扎辊与上活动扎辊、上扎辊与下扎辊之间的间距均为0.2-0.5cm。
进一步的,所述拔动开关在打开时,左侧活动座的上扎辊和下扎辊与左侧的下固定扎辊、上活动扎辊,右侧的上扎辊和下扎辊之间的间距均为0.1-0.15cm。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有下固定扎辊、上活动扎辊、上扎辊和下扎辊,下固定扎辊与上活动扎辊、上扎辊与下扎辊之间的间距均为0.2-0.5cm,下固定扎辊与上活动扎辊、上扎辊与下扎辊之间均围绕机身的横向中部呈对称设置,使得当物品送入下固定扎辊与上活动扎辊之间时,下固定扎辊通过下支撑座对物品进行支撑,使得上活动扎辊通过支撑架推动活动板在上支撑座中往上滑动,对其上方的限位弹簧进行施压,使得限位弹簧压缩,之后上扎辊通过支撑架推动活动板在上活动支撑座中往上滑动,对其上方的限位弹簧进行施压,使得限位弹簧压缩,从而对轧辊的上下两端之间的间隙进行自动调整,通过安装有拔动开关,拔动开关中的滑片滑动至拔动开关内部的上端或者下端时,拔动开关将移动电机的电源与外部电源连接,当拔动开关中的滑片滑动至移动电机内部的中端的触点旁时,拔动开关切断移动电机的电源,使得当较小的物品通过下固定扎辊与上活动扎辊之间时,上活动扎辊通过支撑架推动上支撑座内部的活动板往上移动一些,这时活动板通过左侧的连杆带动滑片滑动至拔动开关的触点旁,使得移动电机连接电源,从而移动电机带动活动座中的上扎辊与下扎辊往左移动,缩短上扎辊、下扎辊与上活动扎辊、下固定扎辊之间的间距,使得较小的物品可正常通过,而较大的物品则会将滑片推动至拔动开关的最上方,移动电机不会连接电源,在上述设置的共同作用下,配合导轨与活动座的移动,当物品在运输时,此设置可以对轧辊上下端与左右端的间隙进行自动调整,可适用于各种大小不一的物品,增强了调整装置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活动座右侧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活动盘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拔动开关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机身,101-导轨,2-下支撑座,201-下固定扎辊,3-上支撑座,301-上活动扎辊,4-拔动开关,401-滑片,402-触点,5-连杆,6-活动座,601-底座,602-移动电机,603-上活动支撑座,604-卡块,605-上扎辊,606-下扎辊,7-凸起,8-活动板,801-卡槽,9-限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辊道间隙自动调整装置:该种多辊道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包括机身1,导轨101,下支撑座2,下固定扎辊201,上支撑座3,上活动扎辊301,拔动开关4,滑片401,触点402,连杆5,活动座6,底座601,移动电机602,上活动支撑座603,卡块604,上扎辊605,下扎辊606,凸起7,活动板8,卡槽801,限位弹簧9;机身1内壁的上下两端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导轨101,机身1内壁左下方固定安装有下支撑座2,下支撑座2的上方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有下固定扎辊201,机身1内壁的左上角固定安装有上支撑座3,上支撑座3的下方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有上活动扎辊301,机身1内壁的左上角固定安装有拔动开关4,拔动开关4的内部右侧活动连接有滑片401,拔动开关4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触点402,滑片40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杆5,机身1内壁的右下方活动连接有两个活动座6,活动座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601,底座6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移动电机602,活动座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上活动支撑座603,活动座6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604,上活动支撑座603的下方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有上扎辊605,底座601的上方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有下扎辊606,上支撑座3和上活动支撑座603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凸起7,上支撑座3和上活动支撑座603的内部的前后左右端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8,活动板8的前后左右端均开口设置有卡槽801,活动板8与上支撑座3之间和上活动支撑座603与上支撑座3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9。
其中,移动电机602通过拔动开关4与外部电源之间电性连接,且当拔动开关4中的滑片401滑动至拔动开关4内部的上端或者下端时,拔动开关4将移动电机602的电源与外部电源连接,当拔动开关4中的滑片401滑动至移动电机602内部的中端的触点402旁时,拔动开关4切断移动电机602的电源,使得若此时物品较小,则上活动扎辊301通过支撑架推动上支撑座3内部的活动板8往上移动一些,使得活动板8通过左侧的连杆5带动滑片401滑动至拔动开关4的触点402旁,从而拔动开关4打开移动电机602的电源,使得移动电机602带动活动座6中的上扎辊605与下扎辊606往左移动,从而缩短上扎辊605、下扎辊606与上活动扎辊301、下固定扎辊201之间的间距,若物品较大时,较大的物品则会将活动板8推动至较高的位置,将滑片401推动至拔动开关4的最上方,从而移动电机4不会连接电源。
其中,连杆5的另一端与上支撑座3内部的活动板8固定连接,使得物品进入至上活动扎辊301与下固定扎辊201之间时,推动上活动扎辊301往上滑动,从而上活动扎辊301通过支撑架推动上支撑座3内部的活动板8往上移动一些,通过连杆5带动滑片401在拔动开关4中滑动,从而拔动开关4可打开或者关闭移动电机602的电源,使得装置更加灵活。
其中,活动座6的底端均通过移动电机602转动连接有导轮,导轮与卡块604均嵌入设置在导轨101中,且活动座6与导轨101之间呈水平方向左右滑动连接,使得移动电机602带动活动座6左右移动时,卡块604通过嵌入至导轨101中,而使得活动座6在移动的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晃动,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其中,下固定扎辊201与上活动扎辊301、上扎辊605与下扎辊606之间均围绕机身1的横向中部呈对称设置,使得下固定扎辊201与上活动扎辊301、上扎辊605与下扎辊606通过上活动扎辊301与上扎辊605往上移动而调整物品进入时上下端的间隙。
其中,活动板8的卡槽801和上支撑座3、上活动支撑座603的内部的凸起7相契合,活动板8与上支撑座3、上活动支撑座603之间呈水平方向上下滑动连接,使得活动板8在上下滑动时,通过卡槽801在凸起7中滑动,而使得活动板8在滑动的过程中不容易左右晃动,从而提高了活动板8的稳定性。
其中,上扎辊605与上活动扎辊301上方的支撑架另一端与活动板8底部固定连接,且活动板8位于上支撑座3、上活动支撑座603内部最底端时,限位弹簧9处于正常状态,这时下固定扎辊201与上活动扎辊301、上扎辊605与下扎辊606之间的间距均为0.2-0.5cm,使得不同大小的物品进入至下固定扎辊201与上活动扎辊301、上扎辊605与下扎辊606之间时,下固定扎辊201与上活动扎辊301、上扎辊605与下扎辊606均能自动调整轧辊上下端的间隙,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其中,拔动开关4在打开时,左侧活动座6的上扎辊605和下扎辊606与左侧的下固定扎辊201、上活动扎辊301,右侧的上扎辊605和下扎辊606之间的间距均为0.1-0.15cm,使得活动座6中的移动电机602在带动活动座6移动后,上扎辊605和下扎辊606与上活动扎辊301和下固定扎辊201之间的间距均比较小,更加适合较小的物品经过,有效的防止了较小的物品卡在两个轧辊之间。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首先将装置与外部电源连接,之后将物品送入下固定扎辊201与上活动扎辊301之间,这时下固定扎辊201通过下支撑座2对物品进行支撑,使得物品推动上活动扎辊301往上滑动,这时上活动扎辊301通过支撑架推动活动板8在上支撑座3中往上滑动,使得活动板8对其上方的限位弹簧9进行施压,使得限位弹簧9压缩,若此时物品较小,则上活动扎辊301通过支撑架推动上支撑座3内部的活动板8往上移动一些,使得活动板8通过左侧的连杆5带动滑片401滑动至拔动开关4的触点402旁,使得拔动开关4打开移动电机602的电源,使得移动电机602带动活动座6中的上扎辊605与下扎辊606往左移动,缩短上扎辊605、下扎辊606与上活动扎辊301、下固定扎辊201之间的间距,若物品较大时,较大的物品则会将活动板8推动至较高的位置,将滑片401推动至拔动开关4的最上方,从而移动电机4不会连接电源,之后物品进入至上扎辊605与下扎辊606之间,下扎辊606通过底座601对物品进行支持,而上扎辊605通过支撑架推动活动板8在上活动支撑座603中往上滑动,对其上方的限位弹簧9进行施压,使得限位弹簧9压缩,从而装置对轧辊的上下左右两端之间的间隙进行自动调整。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