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通风隔热的屋顶。
背景技术
房屋或构筑物外部的顶盖。房屋或构筑物外部的顶盖,包括屋面以及在墙或其它支撑物以上用以支撑屋面的一切必要材料。
现在常见的屋顶有瓦屋屋顶,混凝土平面屋顶,混凝土倾斜屋顶,瓦屋屋顶由于本身的结构特点,在夏天时比较阴凉通风,但是在冬天的时候由于不密封,外界的冷风会吹进屋内,不保温,混凝土平面屋顶虽然解决了冬天进风的问题,但是夏天在太阳暴晒下使得室内的温度急剧上升,混凝土斜坡屋顶同混凝土平面屋顶效果基本相同,只是更便于排水,所以现在普遍的混凝土屋顶都不具备通风的功能,尤其是住在住宅楼顶楼的住户,夏天房间内的温度比室外还要高出不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隔热的屋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夏天顶楼室内温度过高和冬天冷风容易吹进屋内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通风隔热的屋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通风隔热的屋顶,包括通风结构,防水屋顶,屋顶连接柱,隔空层,导风板,隔离网,保温屋顶,通风口,旋转轴,侧边风洞,弧形受风面,连接杆,底部风孔,通风口进风口,侧挡,圆弧底,侧板,密封面,通风口遮板,风孔,闭风开关右挡,闭风开关,闭风开关左挡,通风孔,所述防水屋顶为两边倾斜对称设计且下方固定连接导风板,所述防水屋顶中间下方设有通风结构,所述通风结构活动连接在导风板之间,所述通风结构左右两侧固定有屋顶连接柱,所述屋顶连接柱顶部固定连接防水屋顶且底部固定连接保温屋顶,所述防水屋顶和保温屋顶之间架空形成通风层,所述防水屋顶边缘与保温屋顶之间固定连接隔离网,所述保温屋顶中间固定连接通风口。
进一步,所述通风结构为扇形体,所述通风结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旋转轴。
进一步,所述通风结构的扇形体为中空结构,所述通风结构的两边侧板上有侧边风洞。
进一步,所述通风结构的扇形体中间设有弧形受风面,所述弧形受风面为弧形且上方固定连接侧板,所述弧形受风面中间固定连接结构加强杆,所述结构加强杆顶部固定连接侧板顶部。
进一步,所述通风结构前后固定连接密封面,所述密封面内侧固定连接弧形受风面和连接杆。
进一步,所述通风结构底部固定连接圆弧底,所述圆弧底上设有底部风孔,所述底部风孔为长方形且均匀排列在圆弧底上。
进一步,所述通风结构底部的圆弧底与通风口遮板相互贴合,所述圆弧底在通风口遮板上左右滑动。
进一步,所述通风口遮板所有两端固定连接侧挡,所述侧挡为三角体。
进一步,所述通风口内部设有风孔,所述风孔顶端连通通风口进风口。
进一步,所述通风口下方活动连接闭风开关,所述闭风开关中间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风孔相同排列,所述闭风开关左右两边分别固定连接闭风开关左挡和闭风开关右挡。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防水屋顶和保温屋顶之间的架空结构形成隔空层,让外界的风可以从中穿过,防水屋顶下方固定连接了导风板,导风板能够顺导风从隔空层中间快速通过带走热量,隔空层还可以隔绝防水屋顶的热量,防止传递给保温屋顶,保温屋顶进一步隔绝外界的热量传递给室内,隔空层外缘设置有隔离网,防止外面的异物通过通风结构进入室内。
2、本发明通过通风结构的设计,在风小时,从隔空层进入的风经过侧边风洞吹在弧形受风面上,但风力较小不能吹动通风结构摆动,此时底部风孔与通风口进风口形成通路,一部分风经过弧形受风面往下走,由底部风孔进入通风口进风口再通过风孔进入室内,一部分风绕过弧形受风面经由另一侧的侧边风洞吹出,室内的热空气上升进入风孔被吹过通风结构的风带出,在冬天风大时,强风吹入隔空层导入通风结构,弧形受风面受强风摆动至侧挡,此时底部风孔与通风口进风口交错形成密封,风不能从风孔进入室内,此时外界的风全部经过另一侧侧边风洞吹出。
3、本发明通过通风口闭风开关的设计,在冬天时,不管风小还是风大,都可以通过手动关闭闭风开关来阻止外界寒风进入室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屋顶外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通风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通风结构侧面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通风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通风口结构图
图中:1通风结构,2防水屋顶,3屋顶连接柱,4隔空层,5导风板,6隔离网,7保温屋顶,8通风口,101旋转轴,102侧边风洞,103弧形受风面,104结构加强杆,105底部风孔,106通风口进风口,107侧挡,108圆弧底,109侧板,110密封面,111通风口遮板,801风孔,802闭风开关右挡,803闭风开关,804闭风开关左挡,805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发明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1至附图6,一种通风隔热的屋顶,包括通风结构1,防水屋顶2,屋顶连接柱3,隔空层4,导风板5,隔离网6,保温屋顶7,通风口8,旋转轴101,侧边风洞102,弧形受风面103,结构加强杆104,底部风孔105,通风口进风口106,侧挡107,圆弧底108,侧板109,密封面110,通风口遮板111,风孔801,闭风开关右挡802,闭风开关803,闭风开关左挡804,通风孔805,防水屋顶2为两边倾斜对称设计且下方固定连接导风板5,防水屋顶2中间下方设有通风结构1,通风结构1活动连接在导风板5之间,通风结构1左右两侧固定有屋顶连接柱3,屋顶连接柱3顶部固定连接防水屋顶2且底部固定连接保温屋顶7,防水屋顶2和保温屋顶7之间架空形成通风层4,防水屋顶2边缘与保温屋顶7之间固定连接隔离网6,保温屋顶7中间固定连接通风口8。
其中,通风结构1为扇形体,通风结构1的顶部固定连接旋转轴101,使得风能够吹动通风结构1的摆动。
其中,通风结构1的扇形体为中空结构,通风结构1的两边侧板109上有侧边风洞102,使得风能够通过侧边风洞102穿过通风结构1。
其中,通风结构1的扇形体中间设有弧形受风面103,弧形受风面103为弧形且上方固定连接侧板109,弧形受风面103中间固定连接结构加强杆104,结构加强杆104顶部固定连接侧板109顶部,弧形受风面103能够增加受风面积,增加受风力,同时在风小时使得更多风能够转向吹入室内。
其中,通风结构1前后固定连接密封面110,密封面110内侧固定连接弧形受风面103和连接杆104,使得风能够集中经过弧形受风面103,增加受风力。
其中,通风结构1底部固定连接圆弧底108,圆弧底108上设有底部风孔105,底部风孔105为长方形且均匀排列在圆弧底108上,将风由底部风孔105导入通风口进风口106。
其中,通风结构1底部的圆弧底108与通风口遮板111相互贴合,圆弧底108在通风口遮板111上左右滑动,形成封闭结构,防止风通过空隙进入通风口进风口106。
其中,通风口遮板111所有两端固定连接侧挡107,侧挡107为三角体,侧挡107保证通风结构的正常通风和闭风。
其中,通风口8内部设有风孔801,风孔801顶端连通通风口进风口106,将风导入到室内。
其中,通风口8下方活动连接闭风开关803,闭风开关803中间设有通风孔805,通风孔805与风孔801相同排列,闭风开关803左右两边分别固定连接闭风开关左挡804和闭风开关右挡802,冬天时手动调节进风与不进风。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使用本发明时,首先防水屋顶和保温屋顶7之间架空形成隔空层4,一方面防止防水屋顶2的热量直接传导给保温屋顶7,再者隔空层4可以导风进入通风结构1,防水屋顶2下方固定连接了导风板5,导风板5能够顺导风从隔空层4中间快速通过带走热量,防水屋顶2边缘和保温屋顶7之间的隔离网6隔离异物吹进通风结构1,由于通风结构的特殊设计,在风小时,从隔空层4进入的风经过侧边风洞吹102在弧形受风面103上,但风力较小不能吹动通风结构1摆动,此时底部风孔105与通风口进风口106形成通路,一部分风经过弧形受风面103往下走,由底部风孔105进入通风口进风口106再通过风孔801进入室内,一部分风绕过弧形受风面103经由另一侧的侧边风洞102吹出,室内的热空气上升进入风孔801被吹过通风结构1的风带出,在冬天风大时,强风吹入隔空层4导入通风结构1,弧形受风面103受强风摆动至侧挡107卡位,此时底部风孔105与通风口进风口106交错形成密封,风不能从风孔801进入室内,此时外界的风全部经过另一侧侧边风洞102吹出,在冬天,可根据个人情况需求手动关闭闭风开关803,防止外界冷空气进入室内。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