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船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延伸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渔业不断发展,船舶技术同时在与时俱进,而船舶在进行停靠时,需要使用船锚对船舶进行固定,因船锚通常为金属材质制成,并因船锚通常较大,使得现有的船锚更换周期较长。
例如申请号为CN201310544172.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船锚连接结构,包括船体和船锚,所述船体设有固定座,所述船锚设有锚缆,包括第二连接件和将锚缆悬挂于固定座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在第一连接件断裂时将锚缆悬挂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抗拉强度小于所述锚缆的抗拉强度。提供了一种不会产生船锚脱离船体而丢失现象的船锚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的连接方式在连接船锚和船体时会产生船锚断裂而丢失船锚的问题。
基于上述检索发现,上述专利同时结合现有技术中的多数船锚,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因现有的船锚更换周期较长,当风浪较大时,船舶不断晃动,锚链之间不断摩擦,且因现有的锚链均为金属锁链构造,并锚链与船锚之间通过简单的焊接技术进行连接固定,并易造成锚链与船锚之间在船舶剧烈晃动摩擦后断裂,并使得现有的船锚与锚链之间稳固性较差。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船舶船锚的延伸固定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船锚的延伸固定结构,以解决因现有的船锚更换周期较长,当风浪较大时,船舶不断晃动,锚链之间不断摩擦,且因现有的锚链均为金属锁链构造,并锚链与船锚之间通过简单的焊接技术进行连接固定,并易造成锚链与船锚之间在船舶剧烈晃动摩擦后断裂,并使得现有的船锚与锚链之间稳固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船舶船锚的延伸固定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包括船锚,船锚的一端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一端嵌入有收纳槽,收纳槽内部分布有伸缩柱,伸缩柱的一端活动有容纳柱,容纳柱的一端设有下连接环,下连接环的一端贯穿有上连接环,上连接环的一侧分别设有横向板和纵向板,固定架的一端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一侧设有限位架,限位架的一侧嵌入有贯穿口,固定柱的一侧嵌套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一侧设有卡接架,卡接架的一侧设有贯穿块,连接柱的一侧设有限位块,连接柱的一端设有锚杆。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架呈交错梯形“Z”状设置于船锚的内部,所述限位架分别与卡接架嵌套连接,且贯穿口与贯穿块呈水平嵌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架呈横向“L”状设置,所述贯穿块分别设置于卡接架的一侧,且连接柱通过卡接架和贯穿块与固定柱于船锚的内部紧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环均通过容纳柱与伸缩柱呈垂直方向活动连接,所述下连接环每两个呈倾斜角度45°设置,且下连接环每两个与上连接环呈三角状为一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环与容纳柱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下连接环与上连接环每三个为一组呈三角状设置,且下连接环与上连接环均与连接件呈垂直方向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板和纵向板分别呈横向和纵向设置于固定架的上端,所述横向板和纵向板每三条呈三角状设置,且横向板和纵向板呈交错穿插设置于连接件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贯穿并延伸至船锚内部和一端,所述容纳柱、下连接环和上连接环均与收纳槽活动嵌套连接,且固定架通过容纳柱与连接件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呈圆状设置,所述连接件内部一半呈中空与锚链贯穿固定连接,且连接件通过锚链与限位块贯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设置于船锚的两侧,所述锚杆贯穿并延伸至船锚的一端,且固定架呈倒置等腰梯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横向板和纵向板呈三角状交错设置于固定架的一端,使得当因船舶停靠晃动锚链时,可通过横向板和纵向板进一步将锚链进行加固,并能够避免因风浪较大导致锚链易因断裂的情况,且能够通过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组成多个小三角状,能够通过多个小三角对船锚进行加固,从而达到了能够将船锚进行加固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限位架和卡接架,使得可通过限位架将限位块和固定柱进行连接,并能够通过固定柱和连接件将锚链与限位块进行连接,且能够通过限位块与地面接触,进而增加锚链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了现有的锚链为单向连接,并导致现有的锚链易因拉扯而断裂的情况,从而达到了能够增加锚链与船锚和地面之间连接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设置有贯穿块,使得当限位块和船锚受到横向拉力时,可通过贯穿块为双向限位固定,并可通过贯穿块和卡接架将船锚进行横向加固,从而使得限位块和船锚的稳固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船锚内部结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固定柱和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连接柱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图5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锚,2-连接件,3-限位块,4-锚杆,5-固定架,6-固定柱,7-连接柱,8-限位架,9-贯穿口,10-下连接环,11-卡接架,12-贯穿块,13-横向板,14-纵向板,15-容纳柱,16-伸缩柱,17-上连接环,18-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船舶船锚的延伸固定结构,包括船锚1,船锚1的一端设有连接件2,连接件2的一端设有固定架5,固定架5的一端嵌入有收纳槽18,收纳槽18内部分布有伸缩柱16,伸缩柱16的一端活动有容纳柱15,容纳柱15的一端设有下连接环10,下连接环10的一端贯穿有上连接环17,上连接环17的一侧分别设有横向板13和纵向板14,固定架5的一端设有固定柱6,固定柱6的一侧设有限位架8,限位架8的一侧嵌入有贯穿口9,固定柱6的一侧嵌套连接有连接柱7,连接柱7的一侧设有卡接架11,卡接架11的一侧设有贯穿块12,连接柱7的一侧设有限位块3,连接柱7的一端设有锚杆4。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船锚的延伸固定结构,包括船锚1、连接件2、限位块3、锚杆4、固定架5、固定柱6、连接柱7、限位架8、贯穿口9、下连接环10、卡接架11、贯穿块12、横向板13、纵向板14、容纳柱15、伸缩柱16、上连接环17和收纳槽18;
大概参见图1至图6:
其中,限位架8呈交错梯形“Z”状设置于船锚1的内部,限位架8分别与卡接架11嵌套连接,且贯穿口9与贯穿块12呈水平嵌套连接,通过设置有限位架8和卡接架11,使得可通过限位架8将限位块3和固定柱6进行连接,并能够通过固定柱6和连接件2将锚链与限位块3进行连接,且能够通过限位块3与地面接触,进而增加锚链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了现有的锚链为单向连接,并导致现有的锚链易因拉扯而断裂的情况,从而达到了能够增加锚链与船锚1和地面之间连接的效果。
其中,卡接架11呈横向“L”状设置,贯穿块12分别设置于卡接架11的一侧,且连接柱7通过卡接架11和贯穿块12与固定柱6于船锚1的内部紧密连接,通过设置有贯穿块12,使得当限位块3和船锚1受到横向拉力时,可通过贯穿块12为双向限位固定,并可通过贯穿块12和卡接架11将船锚1进行横向加固,从而使得限位块3和船锚1的稳固性更好。
其中,下连接环10均通过容纳柱15与伸缩柱16呈垂直方向活动连接,下连接环10每两个呈倾斜角度45°设置,且下连接环10每两个与上连接环17呈三角状为一组设置,通过设置有下连接环10和上连接环17,能够通过上连接环17和下连接环10组成多个小三角状,能够通过多个小三角对船锚1进行加固,从而达到了能够将船锚1进行加固的效果。
其中,下连接环10与容纳柱15均设置有若干个,下连接环10与上连接环17每三个为一组呈三角状设置,且下连接环10与上连接环17均与连接件2呈垂直方向对应设置,通过设置有下连接环10,使得可通过下连接环10与上连接环17组成三角,并能够通过容纳柱15方便将下连接环10和上连接环17进行收纳,从而能够通过船舶的拉扯方便将下连接环10和上连接环17进行收纳。
其中,横向板13和纵向板14分别呈横向和纵向设置于固定架5的上端,横向板13和纵向板14每三条呈三角状设置,且横向板13和纵向板14呈交错穿插设置于连接件2的下端,通过设置有横向板13和纵向板14呈三角状交错设置于固定架5的一端,使得当因船舶停靠晃动锚链时,可通过横向板13和纵向板14进一步将锚链进行加固,并能够避免因风浪较大导致锚链易因断裂的情况。
其中,固定架5贯穿并延伸至船锚1内部和一端,容纳柱15、下连接环10和上连接环17均与收纳槽18活动嵌套连接,且固定架5通过容纳柱15与连接件2活动连接,通过设置有固定架5,使得可通过固定架5增加固定柱与连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并能够增加该种船锚1的稳固性。
其中,连接件2呈圆状设置,连接件2内部一半呈中空与锚链贯穿固定连接,且连接件2通过锚链与限位块3贯穿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连接件2,使得可通过连接件2增加锚链和锚杆4之间的连接和稳固性。
其中,限位块3设置于船锚1的两侧,锚杆4贯穿并延伸至船锚的一端,且固定架5呈倒置等腰梯形设置,通过设置有限位块3,使得可通过限位块3方便将船锚1与地面进行限位固定。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首先将船锚1通过连接件2与锚链进行固定连接,随后将锚杆4一端的锚固定于岸上,当船停泊时,锚链因船体晃动拉扯连接件2的一侧,连接件2分别拉扯限位块3、横向板13和纵向板14,并横向板13和纵向板14分别将下连接环10一端的容纳柱15从收纳槽18内部拉扯出,容纳柱15与伸缩柱16呈倾斜方向活动嵌套连接,且容纳柱15通过下连接环10和上连接环17与连接件2进行限位固定连接,并避免船锚1一侧的锚链因船舶拉扯力而断裂,随后连接件2拉扯至固定架5的一端,并固定架5拉扯固定柱6,固定柱6一侧的限位架8与连接柱7一侧的卡接架11进行限位固定卡接,且贯穿块12分别贯穿于贯穿口9内部,并固定柱6和连接柱7受到拉扯时,通过卡接架11和限位架8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完成了固定结构的使用过程。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