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楼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方便轮椅上楼的升降楼梯。
背景技术
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用的构件。用于楼层之间和高差较大时的交通联系。在设有电梯、自动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手段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中也要设置楼梯。高层建筑尽管采用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但仍然要保留楼梯供火灾时逃生之用。楼梯由连续梯级的梯段(又称梯跑)、平台(休息平台)和围护构件等组成。楼梯的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间的水平投影距离为梯长,梯级的总高为梯高,目前的大部分建筑大多数是固定台阶的楼梯,而有些建筑又没有设置电梯,对于坐轮椅的人士上楼特别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轮椅上楼的升降楼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坐轮椅的人士上楼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方便轮椅上楼的升降楼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方便轮椅上楼的升降楼梯,包括固定台阶,升降板,升降板弹簧,弹簧固定收槽,升降板凹槽,升降台阶,台阶凸槽,升降台阶弹簧,弹簧收槽,台阶连接杆,台阶连接杆活动孔,力传动杆,伸缩杆,伸缩杆弹簧,传动杆支点,连接螺栓,升降板受力杆,升降板槽,受力杆活动孔,解锁凸块,解锁活动块,卡位槽,限位块,活动环,卡位块收槽,卡位块,卡位块弹簧,所述固定台阶中间设有升降板和升降台阶,所述升降板左右两侧紧靠固定台阶且中间为升降台阶,所述升降台阶下方固定连接台阶连接杆,所述台阶连接杆垂直水平面且与升降台阶之间设有升降台阶弹簧,所述升降台阶弹簧上方固定连接升降台阶且下方固定连接弹簧收槽底部,所述弹簧收槽为直径大于台阶连接杆的圆孔且下方固定连接台阶连接杆活动孔,所述台阶连接杆活动孔与台阶连接杆贴合,所述台阶连接杆滑动连接台阶连接杆活动孔,所述台阶连接杆上方固定连接升降台阶且下方通过连接螺栓活动连接力传动杆,所述力传动杆左端活动连接台阶连接杆且右端活动连接升降板受力杆,所述升降板受力杆与台阶连接杆平行且短于台阶连接杆,所述升降板受力杆上方设有受力杆活动孔且与之滑动连接,所述受力杆活动孔左右两侧设有弹簧固定收槽,所述右侧弹簧固定收槽的右侧设有升降板槽,所述弹簧固定收槽内固定连接升降板弹簧,所述升降板弹簧顶端固定连接升降板且底端固定连接弹簧固定收槽底部。
进一步,所述升降板顶部靠近升降台阶一侧设有升降板凹槽,所述升降台阶顶部靠近升降板两侧设有台阶凸槽,所述升降板凹槽与台阶凸槽相互契合。
进一步,所述升降板受力杆顶部设有解锁凸块,所述解锁凸块底端固定连接解锁活动块,所述解锁活动块上方固定连接限位块,所述解锁活动块下方与卡位块接触。
进一步,所述解锁活动块左右两侧固定设有卡位块收槽,所述卡位块收槽下方固定设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转动连接卡位块,所述卡位块为“L”形中空且内部固定连接卡位块弹簧,所述卡位块弹簧一侧固定连接卡位块且另一侧固定连接卡位块收槽。
进一步,所述力传动杆中间设有传动杆支点,所述力传动杆左右两侧设有伸缩杆,所述力传动杆滑动套接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设有连接螺栓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伸缩杆弹簧。
进一步,所述升降台阶下方有空隙且高度与升降台阶厚度相等,所述升降板下方有空隙且高度与升降台阶厚度相等。
进一步,所述台阶连接杆固定连接升降台阶,所述升降板受力杆顶端与受力杆活动孔顶端齐平,所述台阶连接杆长于升降板受力杆。
进一步,所述升降台阶与台阶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升降台阶弹簧,所述升降板下方固定连接升降板弹簧。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因通过升降台阶和升降板的设计,在没有轮椅上楼的情况下,升降台阶和升降板与固定台阶齐平,整体保持正常台阶的形态,升降台阶由于升降台阶弹簧弹力使其弹至顶部,此时升降板受力杆与受力杆活动孔顶部齐平,升降板受力杆上方的解锁凸块由于没有受到升降板的挤压保持凸起状态,此时解锁活动块的卡位块与卡位槽处于同一位置,卡位块由于卡位块弹簧弹力弹出与卡位槽形成卡位,此时卡位块底部与解锁活动块接触将解锁凸块顶出,并且将升降板受力杆锁定在受力杆活动孔内,而同时将升降台阶锁定住,行人可以正常踩踏台阶上下楼。
2、本发明因通过升降板的独立下降设计,在有轮椅要上楼时,升降板独立下降,将轮椅推上升降板,此时升降板降至最底部,将升降板受力杆上的解锁凸块压入内部,解锁凸块带动解锁活动块下压,从而通过活动环将卡位块往升降板受力杆内收缩,解锁升降板受力杆的锁定,此时站在上一个台阶的升降台阶上与轮椅重量相当的人可轻拉轮椅往上提,便可通过楼梯内部的传动结构,使得升降台阶下压带动力传动杆使得升降板受力杆上升,将升降板抬起,而上一台阶的升降台阶下压时通过台阶凸槽和升降板凹槽的卡位将上一台阶的升降板同时带下,当上一台阶的升降台阶和升降板到达最底部时,下一台阶的升降板也上升到最顶部,此时两个台阶处于齐平状态,在将轮椅平拉至上一台阶的升降板,以此循环,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台阶升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升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图2中A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力传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升降台阶与升降板结构示意图;
图8时本发明的结构位置关系俯视图。
图中:1-固定台阶,2-升降板,201-升降板弹簧,202-弹簧固定收槽,203-升降板凹槽,3-升降台阶,301-台阶凸槽,4-升降台阶弹簧,5-弹簧收槽,6-台阶连接杆,7-台阶连接杆活动孔,8-力传动杆,801-伸缩杆,802-伸缩杆弹簧,803-传动杆支点,804-连接螺栓,9-升降板受力杆,10-升降板槽,11-受力杆活动孔,12-解锁凸块,13-解锁活动块,14-卡位槽,15-限位块,16-活动环,17-卡位块收槽,18-卡位块,19-卡位块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发明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1至附图8,一种方便轮椅上楼的升降楼梯,包括固定台阶1,升降板2,升降板弹簧201,弹簧固定收槽202,升降板凹槽203,升降台阶3,台阶凸槽301,升降台阶弹簧4,弹簧收槽5,台阶连接杆6,台阶连接杆活动孔7,力传动杆8,伸缩杆801,伸缩杆弹簧802,传动杆支点803,连接螺栓804,升降板受力杆9,升降板槽10,受力杆活动孔11,解锁凸块12,解锁活动块13,卡位槽14,限位块15,活动环16,卡位块收槽17,卡位块18,卡位块弹簧19,固定台阶1中间设有升降板2和升降台阶3,升降板2左右两侧紧靠固定台阶1且中间为升降台阶3,升降台阶3下方固定连接台阶连接杆6,台阶连接杆6垂直水平面且与升降台阶3之间设有升降台阶弹簧4,升降台阶弹簧4上方固定连接升降台阶3且下方固定连接弹簧收槽5底部,弹簧收槽5为直径大于台阶连接杆6的圆孔且下方固定连接台阶连接杆活动孔7,台阶连接杆活动孔7与台阶连接杆6贴合,台阶连接杆6滑动连接台阶连接杆活动孔7,台阶连接杆6上方固定连接升降台阶3且下方通过连接螺栓804活动连接力传动杆8,力传动杆8左端活动连接台阶连接杆6且右端活动连接升降板受力杆9,升降板受力杆9与台阶连接杆6平行且短于台阶连接杆6,升降板受力杆9上方设有受力杆活动孔11且与之滑动连接,受力杆活动孔11左右两侧设有弹簧固定收槽202,右侧弹簧固定收槽202的右侧设有升降板槽10,弹簧固定收槽202内固定连接升降板弹簧201,升降板弹簧201顶端固定连接升降板2且底端固定连接弹簧固定收槽202底部。
其中,升降板2顶部靠近升降台阶3一侧设有升降板凹槽203,升降台阶3顶部靠近升降板2两侧设有台阶凸槽301,升降板凹槽203与台阶凸槽301相互契合,当升降台阶3下降时同时带动升降板2下降,使得轮椅能够无障碍进入上一台阶的升降板2。
其中,升降板受力杆9顶部设有解锁凸块12,解锁凸块12底端固定连接解锁活动块13,解锁活动块13上方固定连接限位块15,解锁活动块13下方与卡位块18接触,通过升降板2下降至最底部来解锁上一台阶的升降台阶,否则保持正常锁定状态供行人行走。
其中,解锁活动块13左右两侧固定设有卡位块收槽17,卡位块收槽17下方固定设有活动环16,活动环16转动连接卡位块18,卡位块18为“L”形中空且内部固定连接卡位块弹簧19,卡位块弹簧19一侧固定连接卡位块18且另一侧固定连接卡位块收槽17,提供升降板受力杆9的锁定与解锁结构。
其中,力传动杆8中间设有传动杆支点803,力传动杆8左右两侧设有伸缩杆801,力传动杆8滑动套接伸缩杆801,伸缩杆801一端设有连接螺栓804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伸缩杆弹簧802,使得台阶连接杆6和升降板受力杆9能够保持等距相互平行的竖直运动。
其中,升降台阶3下方有空隙且高度与升降台阶厚度相等,升降板2下方有空隙且高度与升降台阶厚度相等,使得升降台阶3下降到底部和升降板2上升到最顶部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其中,台阶连接杆6固定连接升降台阶3,升降板受力杆9顶端与受力杆活动孔11顶端齐平,台阶连接杆6长于升降板受力杆9,使得升降板2能够独立下降而不影响升降台阶3。
其中,升降台阶3与台阶连接杆6之间固定连接升降台阶弹簧,升降板2下方固定连接升降板弹簧201,当轮椅推过后都能够独立自动回位,保持可供行人正常上下楼梯。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使用本发明时,首先将最底部的台阶上的升降板2按到与地面齐平状态,然后轮椅对准升降板2推入,此时升降板2降至最底部,将升降板受力杆9上的解锁凸块12压入内部,解锁凸块12带动解锁活动块13下压,从而通过活动环16将卡位块18往升降板受力杆9内收缩,解锁升降板受力杆9的锁定,此时推轮椅的人站在上一个台阶的升降台阶3上,与轮椅重量相当的人可轻拉轮椅往上提,便可通过楼梯内部的传动结构,使得升降台阶3下压带动力传动杆8使得升降板受力杆9上升,将升降板2抬起,而上一台阶的升降台阶3下压时通过台阶凸槽301和升降板凹槽203的卡位将上一台阶的升降板2同时带下,当上一台阶的升降台阶3和升降板2到达最底部时,下一台阶的升降板2也上升到最顶部,此时两个台阶处于齐平状态,再将轮椅平拉至上一台阶的升降板2,以此来实现轮椅的上抬,循环此步骤便可将轮椅轻松拉上楼,当轮椅过去后,升降台阶3由于升降台阶弹簧4弹力使其弹至顶部,此时升降板受力杆9与受力杆活动孔11顶部齐平,升降板受力杆9上方的解锁凸块12由于没有受到升降板2的挤压保持凸起状态,此时解锁活动块13的卡位块18与卡位槽14处于同一位置,卡位块18由于卡位块弹簧19弹力弹出与卡位槽14形成卡位,此时卡位块18底部将解锁凸块12顶出,并且将升降板受力杆9锁定在受力杆活动孔11内,而同时将升降台阶3锁定住,行人可以正常踩踏台阶上下楼。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